右上颌中切牙根管初始锥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2015北京口腔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锥形束CT研究不同年龄段右上颌中切牙根管的初始锥度,为临床治疗中根管的预备及口腔修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从本科室CBCT数据库中选取96张CBCT影像资料,要求右上颌中切牙形态完整,未进行牙体牙髓治疗,无根尖周病损,无根管钙化、内吸收.按以下年龄段:15-24岁、25-34岁、35-44、45-54岁、55-64岁、65-74岁、75-84岁,分为7组.将右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到根尖的根管平均分为4段,用CBCT系统自带的测量软件分别从唇舌向及近远中向对该牙靠近冠方的前3段的根管管径进行测量,每个测量值测3次取均值记录,最后依锥度公式进行锥度的计算.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右上颌中切牙唇舌向前3段的根管锥度分别为0.11±0.096、0.07±0.058、0.06±0.058,近远中向前3段的根管锥度分别为0.17±0.117、0.06±0.053、0.06±0.044.前2段的根管锥度随年龄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上颌中切牙根管唇舌向与近远中向间的锥度除第三段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右上颌中切牙的根管初始锥度越靠近冠方锥度越大;右上颌中切牙的根管初始锥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越靠近根尖,其减小趋势越不明显.
其他文献
付佳,女,8岁,诊断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肌功能矫治器纠正不良口腔习惯,矫正反牙合;观察至恒牙期,进一步治疗。
患者男性,43岁,因双侧上前牙间隙,要求改善美观就诊。采用了部分贴面这种微创手段,来达到患者预期的美学效果。
会议
针对患者上颌多牙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根管治疗,控制根尖感染,冠延长手术,保证牙龈健康及修复效果,最后采用固定桥修复,恢复功能及美观。
会议
本病例尝试使用Er:YAG(铒:钇铝石榴石)激光荡洗辅助疏通上颌第一磨牙塑化根管。第一次荡洗结束后插入C先锋锉即有夹针感,并可疏通根管中上段。这可能是激光荡洗部分松解了根管
  目的: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探讨Er:YAG激光蚀刻牙釉质机制和适宜的临床参数.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磷酸酸蚀和Er:YAG激光(不同参数值200mj/30hz、250mj/30hz、300mj/20
会议
  目的 开发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的具有抗蛋白附着和抗细菌粘附功能的正畸粘接剂,为预防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
会议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计算机导航系统(Computer-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CANS)辅助手术与非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单侧陈旧性颧骨复合体(Zygomatic Complex,ZMC)
会议
目的:对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生长发育期下颌骨形态对称性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筛选正常(牙合)青少年样本32人(平均年龄10.6岁),男性19例,女性13例.用CBCT的检测方法,以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