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成才经验分析及启示

来源 :第五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老中医风采》一书记载了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成才经历、学习经历及学术思想等内容。课题组对他们的成才经历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揭示其成才规律,探索现代中医药教育规律,为制订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提供有效指导,也为更好地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刘完素在《内经》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玄府气液等升降出入、形神合一的理论,重点阐述五运(五脏)主病,六气皆从火化,七情皆从火化的病因病机、病证脉治,形成了寒凉派的基础理论,不仅对温热、瘟疫的防治有指导意义,时中医眼科学内障眼病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吕仁和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50年来致力于中医内科疾病诊治和研究,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领域中建树颇多。本研究以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为切入点,利用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吕仁和中医诊疗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以总结其诊治糖尿病的中医思辨规律和学术思想,同时探索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方法。
陈绍宏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急诊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急危重症临床工作30多年,先后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主张中西医贯通,擅长应用中医药抢救急性脑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等多种急危重症和疑难病证,享有很高的声誉。陈师认为,西医的病有完整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全过程,而中医则只言“证”,不言“病”。陈师临床善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则不
周平安,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科首席专家,疑难病研究室主任,是国内知名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疑难病证专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周平安教授在强调完整继承、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医药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主张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一直追求中西兼通,坚持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将西医病理、
中医学认为,输卵管炎是感受湿热邪毒,以致湿热下注,血行不畅,瘀血内生,脉络阻滞,不通而致不孕,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兼以清热利湿,使炎症病灶变软、松动,粘连组织消散、水肿消失,疏通并保持输卵管的通畅性,提高了受孕率。化瘀法为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大法,其在治疗不孕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宗金鉴》云:“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任冲也……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或因胞寒胞热,不能摄精成孕,
慢性鼻炎属中医“鼻窒”范畴,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床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病变重者,可呈持续性鼻塞,鼻涕不易擤出,嗅觉减退。笔者跟随全国第三批、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谢强教授临床侍诊,老师善用“升阳祛霾”法治疗慢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老师根据鼻居高位,而且鼻的黏膜娇嫩,需赖经脉流畅、气血津液上奉滋养才能使鼻的功能充分发挥,而阴液又需要
谢强教授系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临证近40年。他在实践中注重“治未病”,精研经典,归纳诸家,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平衡康复“治未病”法防治扁桃体炎的经验,即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康复)、四个步骤(未病防萌,欲病防发,已病防变,初愈防复)。他在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方面
朱老为中国著名的中医大家,行医70余载,对临床脑髓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独特的见解,善于参用虫类药、有毒药治疗疑难重症。先生教导人们,脑髓为清灵空虚之所,若遭外邪入侵,或内生痰瘀,痹阻脑髓脉络,则易出现神机不用、痴呆、瘫痪、疼痛等症状,辨证应首辨虚实,虚则为肾精亏虚,治疗应首选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角片,兼以红参大补元气,否则有病重药轻之误;实则为风、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王晖老师指出,在原始期和前驱期是综合防治糖尿病的最佳时期,错失了这个时期,至糖尿病形成,医学界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而中药能够完全发挥其独到的调理作用,在二者结合生活调理完全能够阻断或延缓其发展成糖尿病。在消渴期、逆归期,依靠中药治疗可调整血糖速度慢、幅度低,控制病情。如配合饮食控制、运动等综合治疗效果更明显。王师强调,在治疗用药上,抓住关键,推动机体气化功能是糖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人群体质分类观察发现,失眠病人中属于阳虚证型或体质阳虚者渐见增多、且多见于顽固性失眠,又叠用养心安神之法未效,在民国祝味菊先生“气虚而兴奋特甚者,宜与温潜之药”的启发下,笔者开始在温阳的方法与思路上寻求新的突破,并以彭子益所提出的“圆运动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治疗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收效甚良。介绍了存在于人体圆运动的理论,阐述了睡眠/失眠与圆运动的关系,提出了圆运动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