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腰骶移行椎时应用骶髂螺钉固定的骶骨临床解剖学研究

来源 :第二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腰椎外科前沿与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髂关节面及骶1、骶2椎弓根的形态学特点,为合并腰骶移行椎的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时如何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提供形态学基础.材料与方法:生前资料完整的合并腰骶移行椎完整骨盆标本50例,其中Ⅱ型腰骶移行椎17例(男性16例,女性1例)Ⅲ型33例(男性32例女性1例).正常骶骨骨盆标本29例(男28例,女1例).应用解剖学测量法对其骶骨骶1椎体前后径,椎体高度,椎体横径,骶1椎弓根前高后高,宽度,侧块厚度,进针深度.角度;骶髂关节耳状面上边长度,高度进行观测.结果及结论:1、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髂关节的形态大小与正常接近,不影响骶髂螺钉的应用.2、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1,2椎弓根大小与正常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别不大.骶1椎弓根可容纳1-2枚螺钉,骶2椎弓根可容纳1枚螺钉,可以应用骶髂螺钉固定.3、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1椎弓根进针深度略小于正常,应当选取短于正常的螺钉,减少手术并发症.4、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1、2椎体的形态大小与正常接近,不能通过椎体大小形态区分是否合并移行椎.5、骶骨变异并不是骶髂螺钉固定的手术禁忌,需重视个体的测量,不能简单的认为骶椎腰化的患者就不能接受骶髂螺钉固定.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Bioflex系统(镍钛记忆合金弹簧棒动态稳定系统)个体化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i分析2007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在解放军309医院和韩国广惠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9例1男21例,女18例,年i龄34~75岁,平均53.2岁,根据椎间盘退变程度,腰椎失稳情况,个体化抉择术式,手术方式采用:单纯Bioflex系统动态稳定固定,Bioflex系统结合椎间融合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躯干失衡的分型及对截骨矫形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统计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我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男1 3例,女23例.年龄49~73岁,平均60.1岁.术前Cobb角33°~86°,平均48.3°.术前根据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冠状面平衡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C7 plumb line,C7P L)偏
会议
会议
目的 对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临床和放射方法评定其中期疗效.方法 自1999至2008,应用Charite SBⅢ假体,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82例,椎间盘病变的患者.其中有69例73个假体获得平均8.3年(2-10年)的随访,男性32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3.6岁(34-58岁),诊断椎间盘退变的患者13例,椎间盘退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46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10例.所有的
目的 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初步疗效观察.方法 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L4/5处7例,L5-S1处5例;实施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前均常规行髂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术(CTA):所用假体为Active-L (Aesculap,Tuttlingen,Germany).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目标间隙的显露、变性髓核切除、人工椎间盘假体植入等.手术全程操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9年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腰骶移行椎222例,男109例,女113例.年龄:男45.8±11.5岁,女46.7±15.8岁.根据横突形态特点按Castellvi进行分类,并对病变节段进行分析.结果:Ⅰ型79例,占35.6%(Ⅰa15例;Ⅰb64例),其中L4-L5突出8例(Ⅰa1例,Ⅰb7例),L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的形态学特点,为腰骶移行椎合并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59例腰骶移行椎椎体上一节段腰椎上面矢状径、横径,椎体前高、后高,峡部的高度、厚度;椎弓根的纵径、横径;椎板的高度、厚度;椎孔上口的横径、矢状径;脊柱指数;腰椎的退变情况等进行测量.结果: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椎体的前后径(34.1±2.7)mm,横径(47,5±4.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