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硬头黄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及与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赣南硬头黄竹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及立地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其余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有效磷含量以0-10cm 土层含量最高,10-30cm 土层含量最低;全钾含量有效磷变化趋势相反;而速效钾含量以10-30cm 土层含量最低,30-50cm 土层含量最高。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硬头黄竹林土壤养分含量除了碱解氮较高,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较,处于中等~极缺乏状态。硬头黄竹生长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胸径和新叶SPAD值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较高,枝下高分别与容重和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物理性质间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生长指标中有机质和全氮分别与出笋数和退笋数、有效磷与胸径、枝下高和新叶SPAD、全钾与胸径和新叶SPAD、速效钾与胸径、枝下高和单丛立竹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为了硬头黄竹林高效经营,应该根据硬头黄竹生长状况及需肥特性,合理施入P、K 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补充林地营养、维持地力,促进硬头黄竹的生长。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我国森林经营的技术需求出发,介绍了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下,开展的我国典型森林类型健康经营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情况.研究以我国8个主要生态类型区的8种典型森林类型为对象(即吉林省蛟河的阔叶红松混交林,吉林省汪清的冷杉过伐林,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的天然落叶松林,陕西秦岭火地塘的松栎混交林,河北省木兰围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河北省赤城的天然次生白桦林,四川省绵阳的柏木人工林,海南省岛东的木麻黄人
为了切实做好贵州省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提高林地变更调查中各类土地类型的检测精度和确保林地资源数据时效性,在处理的Rapid-Eye遥感影像基础上建立贵州省遥感判断地类区划图斑标志卡,进行地类判读.通过判读结果精度分析表明运用Rapid-Eye遥感影像进行贵州省林地变更遥感地类判读是可行的.有林地、非林地的个数判读精度达到了98%,其次是灌木林地和其他非林地,判读个数精度都为96%,无立木林地判读为9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三峡库区重庆市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首先综述了重庆栎类天然林经营现状,介绍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先进的培育珍贵大径材栎类林、促进栎类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和技术方法,为三峡库区栎类等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于促进库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24块固定样地数据、同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K最邻近分类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土地覆盖分类4种方法,对研究区域的碳储量进行遥感估测.研究表明:(1)2003年研究区不同功能分区碳密度差别不大,森林平均碳密度为为52.40t/hm2,碳储量为278.5423万t;(2)碳密度大小与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坡向
目前,由于生物质能源和化学品的广泛研究和开发,使得基于木质纤维原料的生物质精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木质纤维原料中最为复杂的成分-木质素,其化学结构的研究是目前生物质精炼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一般包括:(1)原本木质素的结构分析;(2)原位核磁共振技术在木质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3)分离木质素的结构分析和官能团的测定;(4)生物质预处理中木质素变化规律的定量核磁共振分析;(5)
低聚木糖是半纤维素低聚合度的水解产物,在食品、制药、动物饲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成为半纤维素高值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毕赤酵母产木聚糖粗酶液对分离所得蔗渣半纤维素进行了酶解研究,发现制备所得低聚木糖富含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超过低聚木糖总量的93.0%.酶解反应12 h时所得低聚木糖得率最高,可将31.8%的木聚糖降解生成低聚木糖.对酶解12 h所得低聚木糖结构采用FT-IR和N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单科、单属、单种、是中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也是很有前途的医用和工业原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杜仲乔林模式属于传统的栽培模式,树体高大,种子或叶子采集困难,产业化成本高,若要利用树皮或者枝木,就要毁林,产业化开发难度较大.为克服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印泉教授课题组按照国际市场对杜仲叶的需求,研发出以产叶为目的的商品林,简称“
目前使用TEMPO/NaClO/NaBr共氧化体系氧化糖类C6伯醇羟基是制备纳米纤维素的重要方法.将缓冲溶液自控体系应用在TEMPO共氧化剂体系中能有效提高反应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纤维的结晶结构阻碍了其各种化学反应的深度,球磨处理是一种常用的纤维预处理手段,能够将纤维横向切断,是提高纤维可及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了球磨预处理时间对纤维结晶结构、纤维聚合度和纤维形态的影响以及球磨预处理对TEMP
会议
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可用于制备聚氨酯橡胶、弹性体、胶粘剂、涂料、泡沫等材料。聚酯多元醇型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温和耐油性能。目前的聚酯多元醇所用原料基本上来自于石油产品,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来生产聚氨酯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松脂资源,由其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品一般具有较好的生态性能。我国松香主要以初级原料形式直接出口,产品附
利用組織培養的方式我們可以使烏腳綠竹(Bambusa edulis)在試管內開花。這些材料皆是很重要且珍貴的材料進行竹,一種幼年性長的植物,其開花及花朵發育的分子機制。定序的技術在近年來有重大的突破。利用次世代定序建立轉錄組可以作為非模式植物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