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参数在雷暴预报中的分析和应用

来源 :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e8879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雷暴形成的对流机制,分析与雷暴有关的各种对流参数,利用2004—2006年,北京、张家口和邢台的探空资料,得出对流有效位能、粗理查森数、风暴强度指数、抬生指数、沙氏指数、K指数等对流参数随雷暴天气的变化规律,得出廊坊市发生雷暴天气时,这些对流参数的特点,以对今后的雷暴预报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雷暴天的准确预报,对防雷减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IC,CG与甚临近雷电预报的关系;什么是Schuman原理等等内容,认为:甚临近雷电预警产品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利用IC较CG的时间超前性,根据环境的不同雷电报警的时间
从“九五”起,我国大规模地进行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的布点建设,并己在二十多个省区建立了独立的雷电监测网。对于我国来说,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和雷电研究还处于起步
会议
利用完整的闪电定位资料与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相结合,探讨东北地区雷暴天气发生的特点和预报方法的,国内相关工作较少。本文详细地讨论了2006年8月10日发生在黑龙江省西部的一
会议
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建立,为闪电定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我国有关规范对防雷避雷设计有相关规定,但对闪电的时空频发率还没有准确的依据和大区域的基础数
"雷暴"即积雨云中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因其一般伴有阵雨,因而与"雷雨"通称。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性天气
会议
雷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是小兴安岭地区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伊春市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所辖伊春区和铁力市、五营区、乌伊岭区、嘉荫县等,小兴安岭纵贯南北,北部多
会议
2005年8月底本省完成了雷电监测网建设,这给准确监测本省雷电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人利用一年来的闪电定位资料和淮北地区部分台站的雷暴记载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中高纬地区,大、小兴安岭林区面积占该省的50%以上,雷暴所引发的雷击火对林业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利用黑龙江省74个地面气象站点地面观测资料,采用气候
会议
本文利用1954年-2006年邢台市雷电资料和1970-1999年邢台地区12个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雷暴日资料,统计分析出邢台市区近53年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年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的特征,同
雷击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雷击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例如:2007年7月9日,秦皇岛市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局部地点还出现了冰雹,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