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是小兴安岭地区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伊春市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所辖伊春区和铁力市、五营区、乌伊岭区、嘉荫县等,小兴安岭纵贯南北,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由于伊春市山区高差大,地貌复杂,雷暴局地性强,雷电灾害频繁,因此分析本地雷暴发生的气候特征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雷暴日的定义、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得出一些结论。
其他文献
<正>本文利用我国部分地区2005年全年的 ADTD 地闪定位系统和气象台站雨量观测资料,选取了位于我国四个不同气候带的区域(图1),分析了这些区域的地闪活动与降水的相关关系,特
会议
本文介绍了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说明,然后分析了雷达回波强度面积与闪电活动的关系、基本速度场特征与闪电活动的关系,然后探讨了雷暴天气在风廓线产品上的前兆特征。
二口恶口英 (dioxin) ,化学名 :二氧杂芑 ,是一类混合物的统称 ,包括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 (polychlonateddibenzodioxin ,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polychlorodibenzo furan
<正>引言雷电对维持地球的电磁环境以及氮氧化物和某些痕量气体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伤和危害。因而研究全球和区域雷电活动的规律,揭示
会议
雷暴对导弹、火箭、航天器以及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命财产有灾难性影响,对这类灾难性天气的预报一直是预报的难点和重点,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着手,进行了许多
会议
本文介绍了IC,CG与甚临近雷电预报的关系;什么是Schuman原理等等内容,认为:甚临近雷电预警产品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利用IC较CG的时间超前性,根据环境的不同雷电报警的时间
从“九五”起,我国大规模地进行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的布点建设,并己在二十多个省区建立了独立的雷电监测网。对于我国来说,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和雷电研究还处于起步
会议
利用完整的闪电定位资料与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相结合,探讨东北地区雷暴天气发生的特点和预报方法的,国内相关工作较少。本文详细地讨论了2006年8月10日发生在黑龙江省西部的一
会议
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建立,为闪电定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我国有关规范对防雷避雷设计有相关规定,但对闪电的时空频发率还没有准确的依据和大区域的基础数
"雷暴"即积雨云中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因其一般伴有阵雨,因而与"雷雨"通称。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性天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