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使用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其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代谢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剂,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泛昔洛韦为无环脱氧鸟苷类似物,是一广谱抗病毒药,可抑制HBV-DNA多聚物的活性,干扰逆转录过程,阻碍病毒DNA的合成和转录.通过对单用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比研究,以确定二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拉米夫定,疗程为一年,同时服用泛昔洛韦,使用24周,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为一年.结果:联合应用组较单用组HBeAg的阴转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疗效为好,而HBV-DNA的阴转,ALT的复常率两组无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本文观察,提示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可提高对HBV的清除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退药审查监督制度后的退药情况和退药原因.方法:根据2003年和2004年共856张住院病人费用修正审批表的退药原因进行分类,按年度汇总,住院病人退药总金额与2003年的前三年相比.结果:我院在2000年住院病人退药总金额为1964883.18元,2001年住院病人退药总金额为1461238.50元,2002年住院病人退药总金额为431538.38元,2003年住院病人退药总金额为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15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给药医嘱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率63.33%,单一用药占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57.44%,二联以上用药占42.56%.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较高,联合用药普遍,给药同隔基本适当.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就用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
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掌握我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对2004年门诊用药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医院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胎毒清具有清热解毒,引毒拔毒,熄风镇惊,健脾化湿的功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能减少感染机率.我院于2003年-2004年对该产品进行了临床试用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6月的病历,随机抽取了66份,作了回顾性分析.讨论:去甲万古霉素的应用基本合理,注意了用药品种、预防感染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也有个别引起不良反应的现象,因此要及时做血药浓度监测.
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贯穿于药物Ⅰ~Ⅳ期的临床试验中.Ⅰ期临床试验是健康人或患者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Ⅱ期临床试验是对新药应用于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安全的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范围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尤其是罕见不良反应.也就是说,新药的研发过程包括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上市后再评价.本文内容包括:1
目的:为医院中临床药学服务提高警惕、减少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风险因素,为减少临床药学实践中的组织风险或个体风险提供不同的方法.结论: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衰竭或肝细胞癌的病人超过100万[1].乙型肝炎病毒性肝损伤并不是直接由病毒复制或其毒性效应引起,而是由机体对表达病毒抗原的肝细胞的免疫反应引起.病毒抗原由受感染细胞胞核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抗菌药物适应证的扩大,滥用抗菌药的现象十分普遍,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时有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已成为临床医生和药师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2004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共同委托中华医学会会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
医院制剂是我国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长期不断地适应我国的医疗体制、医疗环境、医疗需求和医疗水平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长起来.在配合医院完成医、教、研任务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制药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药品供应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分家、医院药品在医疗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药品分类管理等新形势下,医院制剂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医院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