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湖盆复合沉积砂体叠置模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相湖盆与海洋环境不同,具有水体浅、能量弱、湖进湖退频繁等特点。本文综合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关键技术,通过中国东部及中西部典型陆相湖盆的勘探实践、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考察,总结了陆相湖盆复合砂体的分布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地质编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陆相湖盆的“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不仅发育分流河道,还发育河口坝和沿岸砂坝,这些不同时期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沿岸砂坝交织叠加在一起,在古代地层和现代沉积中得以保存;(2)地形平坦处,水体浅,波浪作用不强,河流作用为主,形成河道砂体;湖岸较陡处,波浪作用强,分流河道砂体被波浪改造,形成沿湖岸分布的滩坝砂体: (3)在高频湖平面变化背景下,岸线的迁移导致沉积坡折的迁移,形成了这种多期垂直于岸线分布的树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多期平行于岸线呈环带状分布的沿岸滩坝砂体相互交织的陆相湖盆三角洲复合砂体的特殊结构。
其他文献
以铝的富集为标志的本溪组普遍存在于华北陆块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之上,是晚古生代再次产生海侵的最早期的物质记录,承载的该时期重要的沉积和构造作用信息。但由于本溪组原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已发生了较充分的转变,影响了这些信息的挖掘。本文以沉积学、岩溶学、土壤学和表生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大量的铝土矿钻孔岩芯和露天采坑观察为基础,通过垂向上连续取样,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基于对东濮凹陷部分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在古近纪沙河街组沙三中段发现大量遗迹化石,共鉴定出遗迹化石23个遗迹属,31个遗迹种.按照生态习性分析,这些遗迹化石可划分出4种生态类型,包括居住迹:Cylindricum isp.,Skolithos linearis,Skolithos vertivalis,Skolithos isp.,Psilonichnus isp.,Thalassinoides i
基于对晋东南附城、豫西焦作及禹州等地太原组剖面中Zoophycos遗迹化石潜穴充填物的精细研究,查明了四种颜色(红色、灰白色、灰色、黑色)充填物在每一灰岩分层中的分布情况,即:红色充填物主要发育于附城L3各个小分层顶部、L7-3分层上部,焦作L6、L7灰岩中上部及禹州L7灰岩顶部;灰白色充填物主要发育于附城L1-3灰岩以及焦作和禹州的L1~L5灰岩中;具灰色充填物的Zoophycos遗迹化石是普遍
会议
在收集150个我国寒武纪以来不同层位的生物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分析和探讨了我国显生宙生物礁的平面、纵向分布及主要造礁生物等。值得一提的是,生物礁纵向分布特征与火山、构造作用,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平均温度等存在一定关系。在早古生代,生物礁主要分布于湖北、陕西、重庆、成都、贵州、山东、安徽、新疆等地。过渡到晚古生代,生物礁分布位置整体向南迁移,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新疆
巴西盐下巨型湖相介壳灰岩储层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新兴的热点,潜力巨大但研究程度却显著较低。沉积微相是决定储层质量的核心要素,落实此型储层所属的沉积相带特征,建立准确的沉积模式,探明影响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是预测优质储层和有利勘探目标的必由之路。对坎波斯盆地内17口井的取心资料进行了观察和描述,20余薄片进行了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研究,116条二维地震测线完成了地震沉积学解释。盆地西部隆起带盐下白垩系Lag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系统白云岩厚度大、分布广,但目前其成因与储集性能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岩心观察、镜下微观分析、主量元素测试、稳定碳氧同位素测试、稀土元素测试等方法,对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化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最终建立了白云岩成因模式。蓬莱坝组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化特征表明它经历了至少两期白云石化:早期为混合水白云石化,成岩环境为海水和地下水的混合水区,混合水区盐度较低,白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广泛发育的细粒沉积岩是国内致密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这类细粒沉积中往往富含白云石,多期的白云石化作用对致密油气的富集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综合利用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白云石的形成环境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富含白云石的细粒沉积岩发育段的岩心中常见泥裂、同生角砾、植物根茎、古土壤等暴露构造,表明细粒沉积岩形成于干旱气候下的浅水咸化湖盆中。由沿岸带
多位学者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白云岩经历了多期云化作用的叠加改造,其间受到了热液的改造作用。然而对盆地内不同部位白云岩的微观结构差异性、热改造时空差异性、储层物性的差异性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微观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同位素分析、定年技术等多种手段并结合中二叠末期的热液活动特征分析,将中二叠统白云岩分为四类:平直晶面斑状晶、平直晶面自行晶、非平直晶面半自形晶-非平直晶面它形晶和非平直晶面鞍
奥陶纪晚期,华南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其中凯迪中晚期(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至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五峰组黑色页岩广布,笔石动物群异常繁盛;赫南特早期(Metabo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广泛相变为观音桥层泥灰岩地层,生物界则经历了奥陶纪末大灭绝事件。这一时期,华南独特的古地理格局是导致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