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开窗变异引起的反复缺血性脑卒中1例

来源 :第十六届全军神经内科学专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脑动脉开窗变异(Cerebral_arterial fenestration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最常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其次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较为罕见.文献报道,其易合并颅内其它血管畸形,尤其多见于动脉瘤,患者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动眼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就诊.本文报道一例以反复缺血性脑卒中就诊,DSA明确为颈内动脉开窗变异,通过完善相关检查探讨开窗血管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及机制.方法 64岁,老年男性,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口齿不清5小时"就诊于我科,既往2年前曾因突发不能言语在外院诊断"左侧脑梗死,高血压病".入我科后行头颅磁共振检查(DWI)提示:左侧侧脑室体旁、顶叶为新近梗死灶;左侧额颞叶局部软化灶继发性脑萎缩.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最终确诊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C1)呈开窗变异,余血管未见其它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正常.进一步行颈部血管高分辨磁共振(HRMRI)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开窗血管横断面可见偏心斑块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高脂血症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慢性致死性疾病史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致病因素.他汀类降脂药物不良反映多,临床应用受限.脑心通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证明脑心通可治疗高脂血症,为评价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2015年8月份之前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检索,对脑心通治疗高脂血症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以"高脂血症、高血脂症、脂代谢障碍、高甘油三酯血
会议
目的 探讨临床中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经皮动脉介入支架成形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30例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狭窄率大于50%)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组)13例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17例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中经桡动脉途径4例,经股动脉途径9
会议
目的 观察3M液体敷料对预防DSA术后皮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600例DSA术后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干预组采用3M液体敷料喷于伤口周围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方法,不使用任何皮肤保护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3M液体敷料能有效地减少DSA术后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会议
目的 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痫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12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护理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
会议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例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中首发症状失语4例,偏瘫9例,言语含混3例,头痛2例,意识障碍2例.入院时即诊断为出血性脑梗塞者3例,入院时诊断为脑梗塞者17例;发生出血性脑梗塞<8h为3例,<7d为6例,8~1 4d为11例.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出血性脑梗塞位于大脑皮质12例,大脑半球皮质下6例,脑干1例,小脑1例.在脑梗塞常规
会议
目的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集合,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腹型肥胖等.MetS与脑小血管病,如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关系在既往研究中少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探索MetS及其各个组分与WMH患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科50岁或以上连续入院患者,排除急性
会议
背景与目的 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并发症愈加普遍.至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能解决这项棘手问题,而且其中的机制也尚未知晓.在本研究中,我们意图在建立支架内再狭窄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法舒地尔来探索支架内再狭窄临床药物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方法与结果 选16只比格犬,随机等分为四组,选三组建立犬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中两组给予裸金属支架置入,术后选一组给
会议
骨骼肌肉相关并发症可以发生于脑卒中护理和康复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因此,护理人员掌握肢体的正确摆放位置和并发症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护士们应该更加关注患者的治疗体位摆放和早期活动,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骨骼肌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综述了常规护理在预防和处理脑卒中患者骨骼肌肉并发症中的作用,并希望以此为依据提高病房内护理质量.
会议
目的 浅析情感护理法对延缓中度老年痴呆进程的有效性观察.方法 在我院接受护理的中度老年痴呆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延缓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可以采用情感护理法进行干预,此种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智力、记忆能力、生
会议
目的 通过结合年龄加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卒中量表评分之和(SPAN-100指数评分)来预测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方法 对2013-2014年间进行血管内治疗的68例急性卒中患者行SPAN-100指数的评估,如果患者年龄加NIH卒中量表评分之和大于或等于100分,则认为SPAN-100指数为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SPAN-100指数与90天预后之间的独立相关性,并运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