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鸭源禽流感病毒(H5N1)HA基因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较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两株鸭源禽流感病毒(DKHNSN1.04和DKHNWLY1.05)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HA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两毒株在其HA裂解位点附近有连续5个碱性氨基酸的插入,表明其存在有高致病力的分子基础.从GeneBank中挑选出15个参考毒株进行比较,发现这两株毒株与国外毒株同源性差,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不超过96.5%和95.8%.与属于同-分支的HZJ16.06、Ah2.05、DFJ1734.05的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同源率分别大于97.2%和96.3%,且1个受体结合位点及裂解位点插入的碱性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提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取体外反应和口服两种方法评价2种中药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效果.将不同浓度的2种中药与等量的200ELD50病毒于37℃条件下充分作用30分钟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试验结果表明:在试管中,1:10、1:20、1:40稀释度的编号为BJ-A的中药与新城疫病毒作用30分钟,有显著的杀灭病毒作用,但杀灭原因尚需进一步验证;将高、中剂量的BJ-A中药、市售中药(中药对照组)和利巴韦林(对照西药组
目前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技术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PCR或荧光PCR方法和抗原捕获ELISA.病毒的分离鉴定需要的时间很长,PCR或荧光PCR方法由于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而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有关研究人员一直探讨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禽流感病毒,并建立了一些相关技术.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本研究使用抗禽流感病毒NP蛋白的单抗作为包被抗体,纯化的兔抗AIV-NP作为一抗,羊抗兔IgG-HRP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禽流感病毒的双夹心ELISA方法.样品使用Triton X-100处理后最低检测量可达2.5ng.15个HA亚型(H1-15)的禽流感病毒使用此方法检测均为阳性,而其他一些禽病病原检测为阴性.与鸡胚分离同时检测805份鸡的组织样品,两者符合率达到了98.6%.使用本方法与我国市
本研究以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AC)为介质,将兔抗禽流感病毒NP蛋白抗体共价偶联到羧化乳胶表面,建立了一种快速的禽流感病毒乳胶凝集检测方法,可以从鸡胚尿囊液、喉头拭子、泄殖腔拭子和内脏组织中快速检测所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该方法对肺脏组织的检出率可达97.9%,对肾脏、脑、肝脏、脾脏等组织的检出率均达到90%以上,对喉头拭子和泄殖腔拭子的检出率也达到60%以上,与鸡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
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就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引起AI的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为单股负链RNA,由8个独立的RNA节段组成,AIV有10种蛋白,分别是聚合酶(PB2、PB1、PA)、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蛋白(NP)、基质蛋白(M1、M2)、非结构蛋白(NS1、NS
在防控禽流感的"高密度免疫"或100%免疫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保证和提高疫苗实际的免疫效果."一针定乾坤"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是防控禽流感的上策.
本文探讨了目前家畜传染病防治出现的新问题,分析了传染病发生的因素,介绍了病毒变异出现的新特点以及流行病学防治.
本研究的目的是克隆并表达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为今后禽流感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并将PCR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MD 18-T Simple vector,然后转化大肠杆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断大小为1681bp.将HA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酶切和PCR鉴定,
本研究以野外分离的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AIV-GBL株为种毒,接种SPF鸡胚和免疫SPF鸡分别制成禽流感H5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抗原用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阴、阳性血清用于禽流感H5亚型血凝抑制试验参照血清.对产品的多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抗原为无色半透明液体,血清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无细菌生长;(2)抗原对9~11日龄鸡胚和6~8周龄的SPF鸡没有致
为了探讨鸽子对新型H5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鸽子禽流感的防控,本研究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新型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以不同剂量免疫鸽子后,跟踪其抗体消长规律.检测结果显示:0.3mL/羽、0.4mL/羽、0.5mL/羽三个剂量颈部皮下注射进行首免,0.5 mL/羽组效果优于另两组,有效抗体能维持4周左右;三组相同剂量肌肉注射进行二免,免疫抗体迅速上升,抗体峰值出现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