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松解股外侧肌治疗髌股紊乱能提高股四头肌肌力

来源 :第十二届北京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有批评认为应用关节镜松解股外侧肌腱的方法治疗髌股紊乱会导致股四头肌的力量减弱.假设 应用关节镜松解股外侧肌腱的方法治疗髌股紊乱会改善股四头肌的强度并改善膝关节症状.方法 选择20例诊断为慢性髌股紊乱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松解范围包括附着于髌骨较高位置的股外侧肌腱,并进行前瞻性观察.治疗前后应用等动力测力计测量双侧股四头肌力量,同时对患者进行膝关节IKDCSKF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Subjective Knee Form.)评分和SF-36(Short Form-36)评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环线切割技术在足踝部疾病软组织松解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经皮微创环线切割技术,治疗拇外翻行软组织松解手术45例(62足)、跟腱挛缩行松解延长手术12例(18侧)、跖腱膜挛缩行跖腱膜松解手术12例(16侧),髂胫束挛缩行髂胫束松解3例(5侧)。其中部分患者为超声引导下手术,均采用经皮微创环线切割技术,分别两次穿刺位于待松解组织深浅两层,
目的 观察Ilizarov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距骨脱位的发生情况,探讨问题发生的根源,总结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4月,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2-56岁,平均34.5岁,其中单纯马蹄足者5例,合并内翻者25例,合并外翻者3例,合并高弓畸形者5例,本组同期施行的手术中,经皮跟腱延长术38例,经皮跖腱膜切断术37例,第一跖
目的 分析创伤性缺血性肌挛缩后遗重度踝足畸形的特点,总结Ilizarov微创牵拉技术的疗效,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 2002年4月-2015年4月,应用Ilizarov微创牵拉技术治疗因下肢创伤、骨折、关节脱位等原因,并发的创伤性小腿缺血性肌挛缩后遗固定性踝足畸形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3-41岁,平均23岁.左下肢14例,右下肢8例.术前畸形类型:马蹄内翻足18例,马蹄足4例,伴有小腿
目的 总结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要点.方法 2011年4月-2015年4月,应用Ilizarov微创牵拉技术治疗创伤性跟骨缺损患者4例.男1例,女3例.年龄22-45岁,平均33.5岁.左侧3例,右侧1例.均为创伤后遗症,外形及X线示跟骨缺损,均合并跟骨周围瘢痕.均采用Ilizarov技术重建跟骨形态,一例贴骨瘢痕
骨性关节炎(OA)又称增生、肥大.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类人口老龄化,它极大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是治疗膝关节单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术后优良率高于90%.相比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更多保留了膝关节的正常结构,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从而使关节恢
目的 髋、膝关节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外科治疗不当容易复发,我院收治22例晚期髋、膝关节结核外科治疗术后复发患者,为探索关节结核外科治疗术后复发原因,我们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晚期髋、膝关节结核外科治疗术后复发患者22例,其中髋关节结核9例,膝关节结核13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岁(18~76岁).初次手术包括:单纯切开引流,未正规抗结核
会议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锁扣带袢双钛板固定技术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月,对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及评估,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及锁扣带袢双钛板固定,术后行积极的康复训练。结果 术中使用锁扣带袢双钛板固定,成功1例,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失败1例,遂改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推迟周
目的 探讨早期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脱位伴随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根据膝关节脱位(KD)Schenck分型,早期治疗KD-ⅢM脱位伴随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33.0±10.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劳动事故2例.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为9.8±1.0天.于关节镜下采用
目的 观察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疗效与髌骨形态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髌股关节疼痛的患者关节镜下评价外侧支持带的张力及髌骨轨迹,对56例患者实施了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按统一的康复程序进行康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和采用Lysholm评分表和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价表来评估和比较术后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评价.对其术前髌骨形态按Wibergs和Baumgar
会议
目的 探讨髌股关节慢性软骨损伤在髌股关节面的整体分布规律,明确软骨损伤是否常见于外侧关节面,为揭示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观察116例膝关节镜手术视频,选择发生髌股关节慢性软骨损伤的患者共116例,其中左膝54例,右膝62例,年龄12-80岁(平均47.90岁).采用9分区法记录髌骨与股骨滑车软骨损伤的分析有在外、中、内三列及上、中、下三行的发生率,采用Outerbridge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