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逝世后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11例初步经验——11例BCD vs.43例传统BCD结果比较

来源 :第二届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供肝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的疗效。方法:以接受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供肝受者(11例)为实验组,接受无心跳尸肝肝移植受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各监测指标。结果:两组肝移植术后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肌酐、凝血酶原时间、乳酸等无显著差异,实验组ALT水平低于无心跳尸肝组。结论: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供肝与无心跳尸肝肝移植比较,疗效相似,且在肝细胞酶学指标方面优于后者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肝胆外科的一次革命。本中心于06年开始接受公民逝世后国际标准化无偿捐献供肝,现总结11例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供肝使用情况,与2008年实施的无心跳尸肝移植43例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英国是较早开展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的国家之一。根据其法律规定,捐献者在生前若表达捐献的意愿,且其亲属在其死亡时对此允许,则可进行器官的获取。而参与器官捐献的医生应与使用
目的:探讨脑死亡遗体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在切取器官前的护理维护方法。方法:通过对20例脑死亡遗体在切取器官前采取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的护理方法,使脑死亡供体的大
目的探讨脑死亡遗体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的维护要点。方法在陈忠华教授《全国脑死亡器官捐献攻关项目》课题组的主持下,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间完成的20例脑死亡遗体的器
来自NHBD的肾脏均不可避免地经历了热缺血,冷保存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移植前采取的干预措施对移植肾脏的成活,功能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对无心跳供体移植前处理主要包括供肾
到2007年,美国所有的医院都已实行DCD流程。麻醉师应该认真学习该流程并且参与以后新流程的制定,要确保在做DCD时符合法定标准,并在撤除生命支持阶段时给予标准的护理及治疗。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在我国的可行性及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1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的经验和体会,包括供体/供肾的评估、供
会议
本文介绍了5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供体、受体及病情摘要进行简述,并就诊断、治疗及复查情况加以说明。
供体短缺是临床大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西方国家和地区,脑死亡供体的利用已有法可依,极大地促进了大器官移植的发展。我国在利用脑死亡供体方面,还在探索阶段。2008
目的:初步总结适应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供体肺的获取经验,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临床肺移植的脑死亡供体获取标准和规范。方法:对3例机械通气分别达到3天、12天、6天的
会议
本院从2006年以来,协调本院有意向逝世后捐献器官者3例,成功1例,协助外院获取2例,接受器官捐献全国联合攻关项目暨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分配捐献肾脏9只,现对相应受者的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