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打靶的策略和应用前景

来源 :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打靶是指利用外源DNA与染色体DNA同源重组的原理进行细胞或生物个体遗传信息定向改变的定向转基因技术,包括内源基因片段的突变和删除以及外源基因的定点引入。同源重组是基因打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随着胚胎干细胞(ES细胞)、胚胎移植、体细胞克隆和动物转基因等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动物ES细胞、细胞系和正常体细胞水平进行基因打靶并产生定向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现实。基因打靶技术的发展克服了原有转基因技术随机整合的弊端,使生物体基因的时空表达得以控制,在生理功能和机制研究、动物疾病模型研制、动物育种和动物反应器研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基因打靶的策略和应用前景进行介绍,文章围绕基因打靶的策略和方法、基因打靶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以及基因打靶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
其他文献
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和分化调控受各种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相互作用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已阐明它们中的部分因素对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效应。肌细胞和脂肪细胞间
骨骼肌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其运动和代谢功能主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的重要靶器官。近年大量实验研究资料表明骨骼肌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
依据经济学原理,投资增加使得供给增加,从而价格应该下降。但我国房产价格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近17年来中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和房地产投资进行了协整分析,实
肉类生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何提高肉类生产水平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骨骼肌是哺乳动物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约
cAMP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没有特异性的小分子高生物活性物质,分子量为329.2,溶于水,对酸、碱、热都相当稳定,具有鼠臭味.Sutherland等1957年首次发现,并于1965年提出c
会议
脂肪组织的发育包括增殖和肥大两方面,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一旦脂肪细胞内开始充填脂滴,就失去增殖能力,只能通过增加油脂使体积扩大。当机体能量过剩
会议
肌生成抑制素(Myostatin),或生长分化因子-8(GDF-8)是1997年McPherron等从小鼠骨骼肌cDNA文库中克隆到的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许多物种(包括鼠、牛,
会议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猪传染病。PRRSV既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而且PRRSV感染经常
会议
1961年Mauro利用电子显微镜从青蛙胫前肌中首次发现了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之后在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骨骼肌中都发现了卫星细胞的存在.由于这类细胞位于肌纤
会议
近几年来,集团军以下部队参加接兵工作的军医主要是毕业不久的年轻军医,他们大多数缺乏接兵经验,难以严格把住新兵入伍体检关。为提高接兵军医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确保新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