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分解法制备Co-Mo/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来严格限制燃料油,尤其是柴油和汽油中硫组分的含量,低硫甚至无硫柴油和汽油成为必然选择。原位分解法以硫代钼(钨)酸盐为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热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态催化剂。由于前体化合物中S原子与金属原子间已经存在四面体配位关系,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成机制,只需在氢气或惰性气氛下简单焙烧即可获得加氢脱硫活性相,无需预硫化过程,因而原位分解法制备的硫化物催化剂具有更接近理论值的原子比和更好的制备重复性。本文报道了一种先通过金属Co与EDTA络合然后与(NH4)2MoS4在氢气气氛下原位分解制备Co-Mo/Y-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其加氢脱硫活性优于采用传统浸渍硫化法和无EDTA络合剂的原位分解法制备的Co-Mo/γ-Al2O3催化剂。
其他文献
研究了Pr-Co-Cu-Ti高温磁体的相结构和磁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高Cu含量样品经均匀化处理后形成单一的1:7相,再经时效处理后转变为1:5相和2:17相两相共存.磁性测量表明,这种材料的矫顽力随温度的变化具有反常的温度系数.并发现Cu的含量极大的影响着样品的矫顽力以及矫顽力随温度的变化.对这种材料的矫顽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优化制备磁性隧道结的实验和光刻工艺条件,制备出具有室温高磁电阻和低电阻的高质量磁性隧道结,300℃退火前后其室温磁电阻比值、结电阻、结电阻和结面积的积矢及自由层的偏转场分别达到22﹪和50﹪、31和41Ω、3100和4100Ωμm、26和23.5Oe.退火前外加磁场在21.3和26.0 Oe之间增加时室温磁电阻比值从4.5﹪跳跃增加到20.6﹪,磁场灵敏度达到3.4﹪/Oe;300℃退火1小时
利用金属掩膜法,优化了制备磁性隧道结的实验和工艺条件,同时利用狭缝宽度为100μm的金属掩膜直接制备出室温磁电阻比值为41.5﹪的磁性隧道结,其结电阻为1.87Ω,结电阻和结面积的积矢为1.87×10Ωμm,自由层的偏转场为6.2Oe,并且在外加磁场4.6和6.2Oe之间时室温磁电阻比值从0.5﹪跳跃增加到33.5﹪,磁场灵敏度达到20.6﹪/Oe.结果表明,这种金属掩膜法制备的磁性隧道结可用于磁
使用X光衍射仪;透射电镜和交变梯度磁强计等设备对真空蒸镀的Co/Mo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多层膜中Co层厚度的变化,对多层膜中Co的原子磁矩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假设界面层中的Co原子为非磁性的理论,得出多层膜中Co的平均原子磁矩同Co层厚度成反比,并由此推断出Co/Mo界面层厚度.
我们研究了一系列Co/CoO(t)双层膜的静态磁特性,发现在90-220K的范围内,当CoO尚处于顺磁状态时,系统的磁滞回线已具有明显的交换偏置现象.我们测量了样品的XPS谱和原子百分比,发现在Co/CoO界面有一层很薄的CoO层,这是由于CoO和Co层相互扩散形成的.系统的偏置效应正是CoO与Co的交换耦合的结果.
实验研究了LaNaMnO的相稳定性,实验发现,在1573K能合成x≤0.25的单相LaNaMnO,而x≥0.3的样品则发生相分离.
采用一种新的种子层材料:(NiFe)Cr,通过改变种子层中Cr原子的含量,使得在其上生长的NiFe/FeMn双层膜的织构和晶粒尺寸产生极大的差异,系统研究了NiFe/FeMn双层膜中FeMn晶粒尺寸和织构对室温下交换偏置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Mn的γ相(111)织构较好的前提下,交换偏置场的大小与织构的差异没有关系;FeMn的晶粒尺寸对交换偏置场有很大影响,较小的反铁磁层晶粒对交换偏置场有利,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KMnO和LaKMnO两种层状钙钛矿锰氧化物多晶样品,研究了乙酸(CHCOOH)超声处理后对LaKMnO和LaKMnO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取代可以提高样品的结晶度,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也有较大影响.本文对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本文对NdSrPbMnFeO系列多晶样品的结构,磁和磁转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x=0.00-0.10的范围内获得了单相样品,Fe的替代并没有引起整个系列的结构变化,然而Mn位的掺杂却强烈地抑制了NdSrPbMnO的铁磁性和金属-绝缘体转变.在低掺杂情况下(x≤0.06)Mn被Fe替代,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平均下降了19K,当x≥0.08铁磁态完全过渡为绝缘态.这主要归因于Fe的渗入影响了化合物
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表明[1],在MCM-41中引入25 wt%ZSM-5明显提高了Ni-Mo催化剂的HDS活性;但也增加了催化剂的裂化活性,使得许多产物裂化为小分子,降低了液收。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文合成了包覆型MCM-41-ZSM-5复合分子筛。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MCM-41-ZSM-5复合分子筛担载Ni-Mo催化剂的HDS性能,以期在提高催化剂HDS活性的同时,降低其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