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生态过程共同塑造亚洲鸟类物种多样性格局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大区域内可能存在多种生态过程,不同小区域独特的生态和进化特征才真正与生物多样性相联系.本研究将东经60-180度的欧亚大陆陆地部分划分为五个亚区,用层级推进模型(Gradient Boosted Models,GBM)研究各亚区内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转换得到的主因子与繁殖鸟(BSR)和居留鸟(SSR)之间的关系.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如干旱区和寒冷区,降水量和能量收入主导对多样性格局的解释,两者与多样性呈正相关,能够解释模型中40%以上的变异.在热带区,多样性与海拔波动幅度和地表崎岖度呈正相关,并主导对多样性的解释(38.5%),说明当水热条件优越时,生境异质性能够促进物种共存.同样的,生境异质性可以解释极地区37.8%以上的变异,但降水同样决定着区域内的多样性格局(37.3%),不同的生态过程同时在极地区发挥作用。在温带区,单独使用气温年较差可以解释48.1%的变异,气候季节性和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而整个研究区域在不同的模型中结论不一致,当环境因素作为输入时,气温年较差与多样性格局相关,而用主因子作为输入时,多样性格局受降水控制。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下控制物种多样性格局的生态学过程并不相同,在解释一个地区物种多样性格局时,需要分区域讨论并综合多种解释。
其他文献
鸟类混合群(mixed-species bird flocks)是热带、亚热带森林鸟类群落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social organization).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利用集约化过程中鸟类混合群的响应
会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对传统课堂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育重点性适当的改革以及创新,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习需求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鸟类群落的集团研究是动物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喀斯特北热带季节性雨林鸟类集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喀斯特北热带季节性雨林的鸟类集团进行研究,于2010年、2011
会议
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应该看其对提高教学实效有无促进作用,而非仅仅关注合作学习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作用。要想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升课
1991年1月4~5日,交通部在北京市召开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科研技术成果鉴定会。会议由交通部科技司时信涵副司长和成果处李彦武副处长主持。除交通部和部属系
数学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小学,学生使用熟悉的特定事物来逐渐加深理解并通过类比学习。为了说明形象思维的用法,数学课程生动,有趣并且易于理解。在小学中获得形象
画眉科(Timaliidae)鸟类是一类主要栖息于林下的食虫鸟.全世界画眉科鸟类共有263种,主要分布于东洋界的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有画眉科鸟类126种,占世界的48%,主要分布于滇南
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中学纷纷加大了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视。而通过在中学英语课堂当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帮助英语老师设置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
数学思维是从数学问题开始的,可以说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问题也是数学思考的动力。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核心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
第三纪后半叶和第四纪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高原快速抬升、冷暖气候的交替发生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强烈影响着高原地区生物物种形成、生物地理格局和种群系统地理结构.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