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散放麋鹿产仔育幼行为研究

来源 :麋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仔和育幼行为是哺乳动物繁殖行为的重要部分.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对北京南海子半散放麋鹿繁殖期产仔和育幼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北京南海子麋鹿半散放种群2周岁母鹿即可达到首次分娩年龄;母鹿常在产前8~24小时离群,选择隐蔽性和安全性高的场所产仔;麋鹿分娩姿势有卧式-站立和卧式两种,胎儿头部娩出时间至胎儿完全娩出平均时间为1分48秒,从完全分娩出至站起平均时间为27分33秒,从完全分娩出至首次哺乳平均时间为32分29秒;刚出生小鹿在首次哺乳时,效率低,间隔次数多,总共耗时可达34分22秒;麋鹿幼仔属于隐蔽型幼体,刚出生7天内幼体以卧息为主,且卧息时与母鹿分离较远;哺乳时间多集中在早晨和傍晚,或者母鹿采食结束之后;哺乳时长平均为57秒;母鹿哺乳地点多选择隐蔽性和安全性高的地方,主要选择为围栏边、林缘或者鹿群中;有警戒行为时的哺乳时长显著小于无警戒行为时的哺乳时长.
其他文献
在量化麋鹿苑及城市交通地带植物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去除效应的研究中,需要采用不同粒径的亲水性聚碳酸酯膜和疏水性聚四氟乙烯膜作为颗粒物的载体,但针对这两种类型膜所附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麋鹿苑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
  土壤普遍盐渍化已成为麋鹿栖息地的明显特征之一,急需引起关注,而水溶性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浓度变化是土壤盐渍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仍少有研究涉及.本研究选择包括圈养
会议
麋鹿苑的麋鹿种群采用的是半散放的饲养方式,且已超过环境的承载量,所以麋鹿的粪便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麋鹿苑湿地栖息地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本文采集了北京南海子
  生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本文根据麋鹿生境分布特点,将影响麋鹿生境适宜度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根据超体积生态位原理,运用
  本研究探讨了鹿科7属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A(MHC-DRA)第二外显子的变异特点,揭示其分子水平上的进化选择模式,并与Cyt b的系统进化进行了比较.文章采用测序法,对鹿
会议
麋鹿是我国特有物种,具有极高的社会学、生态学和生物进化研究意义,1985年麋鹿重引进中国,目前全国麋鹿总数量已超过4000只.虽然麋鹿种群数量已十分可观,但有研究表明,遗传多
  2011年6~8月采用电刺激采精法对麋鹿进行采精,共计采集麋鹿精液12头次,并对所采的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电刺激采精成功率100%,采精量为0.5 ~2ml,麋鹿每次射精量平均
  为了了解麋鹿疾病流行情况,进行有效防控,本文对已发表的麋鹿疾病文献梳理,同时对近年来主要疫病发生进行了总结。国外麋鹿以恶性卡他热为主要疫病,国内则以魏氏梭菌、大肠杆
本文总结了2009年至2014年间北京麋鹿苑鹿类动物死亡诊断记录资料,疾病分为内科疾病(包含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过敏等疾病)、外科疾病、产科疾病、寄生虫疾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