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氨基醇催化芳香醛与硝基乙烷的的不对称Nitroaldol反应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TiO2 是一种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光催化剂,其光催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催化过程一般分为电子空穴的产生、捕获、复合、表面迁移及反应几个过程。[1] 以TiO2 光激发为例,电荷分离过程是fs 级的;电荷捕捉过程是ps,ns 级的;电荷复合过程是ns 级;载流子表面迁移比较慢是μs,ms 级的。
本研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模拟了乙炔在钯银表面合金上的吸附,通过分析乙炔在表面的吸附能和吸附结构,对乙炔在(100)和(211)两种表面的吸附性质进行对比。乙炔在合金表面的吸附与表面钯银比和表面电子性质都有关系,表面钯原子的性质决定了乙炔的吸附构型和吸附后乙炔的性质。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的活化是近年来化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一些过度金属化合物例如钯,铑对碳氢键活化具有很好的活性,但是考虑到经济效益,钌化合物活化碳氢键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过去,钌的半夹心型配合物大量的应用于有机化学反应中,如酮的转移加氢,而在碳氢键功能化方面,却很少引起注意。因此,我们合成了钌半夹心型配合物从而来活化碳氢键实现功能化。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stability of Mo2C surfaces have been computed at the level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molar ratios of CH4/H2 and CO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作为一种优异的环境催化剂,二氧化铈等稀土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过程中。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二氧化铈优异的储放氧以及催化性能与铈元素包含未充满的f 轨道这一特殊电子结构性质有关,但是对其具体联系以及与纳米二氧化铈材料形貌有关的催化剂构效关系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为深入理解二氧化铈的催化性能,我们采用引入在位库仑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U),系统研究了氧化铈多种表面结构
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活性组分从固体催化剂上的脱离是个重要的问题1.钯做为一种常用的催化活性中心,在很多催化过程中同样存在脱离现象,但人们对其脱离的原因及微观机理尚不明确2.本文利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在完美的Pd(111)面及一系列缺陷表面上,探索了不同一氧化碳覆盖度下Pd 脱离的可能性(图1)3.
脂肪族聚碳酸酯(APC)作为聚碳酸酯家族的一类,以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无毒性等特点,而成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1].目前,APC 的主要合成方法如下几种[2]:(i)脂肪族二元醇与光气反应合成APC;(ii)环状碳酸酯单体开环聚合合成APC;(iii)环状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共聚合成APC;(iv)脂肪族二元醇与碳酸二甲酯进行酯交换合成APC.
本文就FRIPP 开发的FHE 系列酯加氢制1,4-丁二醇催化剂中主催化剂的酸性质形成过程受焙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的过程中,催化剂的晶相主要表现为CuO 晶粒长大、铜铝尖晶石晶相形成。与此同时,催化剂的比表面下降,总酸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