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视频制作为载体的学生实验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师范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为例

来源 :第十一届上海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GODWHB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化学师范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仪器多,时间短,与该专业的教育特色契合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微视频短,快,精,易等特点,构建以传统教学为主,以微视频制作为载体的学生实验教学法为补充手段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解决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讲解一过性,一师对多生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以教师的角色制作微视频,做到“教”“学”相长,以教促学,有效强化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当一个因素会扭曲疾病和暴露之间的关联性或扭曲某研究因素的效应大小时,就会出现混杂偏倚,该因素就是所谓的混杂因素.传统研究中通常根据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进行
目的:①构建用于评价多组(≥3)间协变量均衡性的指标(简称FQ统计量);②比较假设检验、标准化差异和FQ统计量这三种方法检验多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能力. 方法:①利用合并方差
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原有信息化平台在移动端存在多种问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利用开源软件和框架,可以极低的成本对旧平台进行功能扩展.详细介绍了建设思路
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石,我们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了总结,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介绍以“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范例来解读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细则(2.9/8.1 等条款)是如何用于指导实验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学生满意度,提升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当前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新成果,探讨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云管理
大型仪器具有研究和教学双重功能,能否使用大型仪器是体现理工科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型仪器向本科生开放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有针对性
对一年级即将要参加化学实验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重点是让他们意识到安全是需要做很多准备的,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防患于未然.
本文以红外分析技术为例,介绍了跨学科的学院实践平台课程(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的建设.该课程是在上海大学大类招生通识教育背景下建设的一门实验类课程.该课程在教学方式、
在全校大类招生背景下,为加大专业分流政策下的学科竞争力,对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功能拓展,构建了多层次实验教学框架,并借助于仪器平台和课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对体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