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经》中人体之气的基本性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内经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之气即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笔者通过阅读<内经>的相关条文,认为人体之气的基本性质有三,即物质性、无形可征和运动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分别叙述.
其他文献
温病湿热证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病因与发病正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强调“内外合邪”,“同类相召”是发病之关键。其病理具有起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的特点。现代医学如何认识和阐述此病机,目前文献鲜有报道,本实验拟观察甘露消毒丹对模型大鼠内毒素特异性受体CD14mRNA及NF-KBp65表达变化的动态干预,在细胞分子、生物学层次对湿热致病机制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其理论模式不同于西医学,对生命、疾病的本质和规律描述与认识有自己的见解,显示出独特的医学观念和理论体系,拥有一套从天地的大视野对人体整体考察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它以藏象经络学说为深层理论的内核,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下学上达,不断发展。中医学发现了很多医学现象,如脏气法时、经络现象、生命全息现象等等。本文
(以下简称为)包括和两部分,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在通过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古代哲学思想及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纵观中医学发展史上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家和众多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尊之为
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体现了原汁原味的中医学,它是中医课程体系的灵魂与标志,是中医发展的理论渊源,是中医各学科的支柱,是中医本科教学的必修课与研究生教学的提高课,缺少了它,中医教学就失去了特色.并非仅仅是一本理论专著,又是一本"治病的法书".其理论形成肇源于当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至成书,当是临证治病之绳墨,古今活用者屡起沉疴拯黎元的医家屡见不鲜,只有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才能评判其理论的是非得失,或发遑
本文主要浅谈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首先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其次高质量长期课程内涵建设及教学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最后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平台。
内经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阐发内经的学术思想,解读各篇章的学术观点、分析方法及其实践意义,从而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在临床和科研中的指导作用.所以,中医人才的特有素质是从这个意义上形成的.过去两年,围绕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及其发展前途开展的大辩论,我们的学生是不可能不关心辩论中提出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的.所以,在内经教学中,除了要面对教材,也必须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列举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的人体微观理论,也有结构与说明两部分,说明理论(如阴阳)用于阐释结构的病生,因此只有先将结构部分阐明,才能彰显说明部分的科学内涵,故初探侧重其所论之结构部分.整理之有"脾生肉"、"脾者土也,……长四藏"和"人以天地之气生"等[1~4].要点有:(1)"生肉"的"脾"是像土样微细的"细脾",是构成人体形态功能的最基本单位;(2)"天地之气"化合为"甘"组成的"精微"是构成"细脾"的基本物质;(3)将
"去宛陈莝",语出.它和"开鬼门、洁净府"合称治水三法,对水肿的认识和治疗颇多影响.然尔对它的理解多受王冰的影响,通常指去除郁积的陈腐之物.在原篇意谓去除郁积的陈腐之物.在原篇意谓去除郁积日久的水液废物,可以理解为"攻下逐水"之法,验之临床,也符合实际,但是每览原文,总觉未尽其义,难以令人诚服.观出现"宛(菀同宛)陈"二字者有五处,除"去宛陈莝"一处和"莝"连用外,其余四处"宛陈"二字都作为一个词
是中医的理论渊源,古今医学大家莫不致力于的学习、研究与应用,汲取其中营养,发现其中奥密,继承发展其理论.作者在辑复全元起本的辑注过程中,发现了关于心脏疾病的特殊诊断方法,以及对心脏房室瓣膜、间隔与疾病的论述,是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至今让人惊叹不己.如此重要的医学文献长期以来埋没在古藉之中,未能发现,让人惋惜.为使其伟大光辉的理论不再被淹昧,特此撰文整理考证如下,与同道共同研究分享.
引用在的一书,虽然早年散逸,但在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校正医书局将其引用在以及,等诸医书中併做为校勘数据加以参考.故上述医论在医学思想及医学史上有着共同的背景.在现存的文献中的内容多数条文刊引在里,其余条文则载在比成书早100年的及成书晚200年的中.除了以上三种文献外,几乎找不到直接引用的古代文献了.的作者被推为谢士泰,对此尙无史料可左证,但可推测其可能是"齐派"医家,为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