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香烟对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吸烟与皮脂腺活性及痤疮发生的关系。方法: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模拟体外吸烟过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及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尼罗河红及油红染色法、ELISA法研究CSE及其代表性物质尼古丁和苯并芘的标准品分别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毒性、增殖、凋亡、脂质合成以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PCR(RT-PCR)法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结果:显微镜观察及MTT法示,高浓度CSE(>1%)和尼古丁(>10-3mol/L)对SZ95细胞发挥毒性效应,而苯并芘无,且三者在安全浓度时对细胞增殖均无影响。脂质合成示CSE对SZ95细胞脂质合成能力呈双向调节作用:高浓度时(1%)抑制脂质合成,低浓度时(0.001%)促进;尼古丁起促进作用,而苯并芘发挥抑制效应。ELISA法示CSE对炎症因子(IL-1α、IL-6、IL-8)的释放呈双向调节趋势:高浓度时释放增加,低浓度时抑制IL-8的释放;尼古丁降低IL-1α水平;苯并芘促进IL-1α及IL-6的释放,而抑制IL-8的释放。相关机制研究发现AChRα3和AChRα7蛋白均表达于人面部皮脂腺组织及体外培养的SZ95细胞膜上,且后者的蛋白及mRNA水平可被尼古丁上调。AhR及CYP1A1均表达于皮脂腺细胞中,前者的蛋白水平可被苯并芘下调,后者的蛋白及mRNA水平可被苯并芘上调。结论:CSE对SZ95细胞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呈双向调节趋势,可能分别由尼古丁通过AChRα7促进脂质合成、抑制IL-1α释放和苯并芘通过AhR/CYP1A1抑制脂质合成、促进IL-1α和IL-6而抑制IL-8释放所介导,为临床上"吸烟与痤疮相关关系"存在的争议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为揭示吸烟在诱导皮肤老化及"吸烟者痤疮"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分子靶位。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给予布托啡诺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全麻诱导后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随机均分
方块、圆柱、锥体层叠而上,赤橙黄绿蓝靛紫轮番登场,各形各色的积木构成一座座微型“建筑奇观”。然而,积木是实心的,所搭建的“建筑”甚至住不下一个小人偶。不考虑“人”的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伴甲状腺功能减低(HT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全部患儿测骨龄、甲状腺功能(T3、T4、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5组:Ⅰ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Ⅱ组:昂丹司琼4mg;Ⅲ组: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
“高起始响应”励磁系统,即励磁系统输出电压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0.1 s的系统。无刷励磁机因为自身励磁绕组电感的延迟作用,时间常数偏大,在机组需要快速强励时响应时间较长。
脑苷肌肽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传统上作为神经营养药物用于临床。最近发现其新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示脑苷肌肽
目的: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特点的分析,探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与运动负荷、BU浓度、CK活性等指标的关系。方法: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