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特点的分析,探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与运动负荷、BU浓度、CK活性等指标的关系。方法:以8名轻量级男子单桨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6周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进行系统测试,同时测试运动员常规机能指标(BU浓度、CK活性),测试时间、次数与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测试的安排一致。测试时间为高原训练前1周、高原训练1、3、5周末以及下高原2周后;此外,训练期间对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负荷进行统计。结果:(1)高原训练5周末,运动员外周血肾上腺素(E)浓度有降低趋势,而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有升高趋势;下高原2周后,运动员外周血E和NE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E浓度明显低于高原前1周、高原训练1周末和3周末(P均<0.05),NE浓度明显小于上高原前1周、高原训练1周末、3周末及5周末(P均<0.05)。(2)BU浓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保持较高的水平,高原训练第1周末、下高原后第2周BU浓度在6.5 mmol/L左右,其他各时间点测定数值均大于8 mmol/L;在整个训练期间CK活性的变化较大,与上高原前1周比较,高原训练第1周末CK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第3周末明显升高(P<0.01),且在高原训练后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下高原后CK活性有所下降,与上高原前1周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内在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给予布托啡诺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全麻诱导后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随机均分
方块、圆柱、锥体层叠而上,赤橙黄绿蓝靛紫轮番登场,各形各色的积木构成一座座微型“建筑奇观”。然而,积木是实心的,所搭建的“建筑”甚至住不下一个小人偶。不考虑“人”的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伴甲状腺功能减低(HT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全部患儿测骨龄、甲状腺功能(T3、T4、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5组:Ⅰ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Ⅱ组:昂丹司琼4mg;Ⅲ组: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
“高起始响应”励磁系统,即励磁系统输出电压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0.1 s的系统。无刷励磁机因为自身励磁绕组电感的延迟作用,时间常数偏大,在机组需要快速强励时响应时间较长。
脑苷肌肽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传统上作为神经营养药物用于临床。最近发现其新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示脑苷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