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单髁置换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期单髁置换(UKA)联合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合并ACL损伤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2例患者,均一期行UKA联合ACL重建手术。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负重位X线片、应力位X线片以及下肢全长片,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内外翻角度、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及膝关节活动度(ROM),通过OKS评分、KSS评分(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及Tegner运动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胫骨远端结构复杂,是踝关节重要的组成部分,Pilon骨折累及关节面,常合并关节面压缩、塌陷,传统手术术野显露困难,关节面复位难度大,且手术时间较长,皮肤软组织问题较多,创伤性关节炎及踝关节僵硬率高。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联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24-56岁.平均39.6岁.
目的 探讨通过对髌骨骨折骨内横向、纵向钻孔,在骨隧道内穿行钢丝并返回骨面绕到近端打结的钢丝缠绕捆扎方法治疗各类髌骨骨折。方法 通过对20例各类髌骨骨折采用骨内隧道钢丝缠绕的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取髌前纵切口,将两侧扩张部切开少许,以可以顺利通过食指探摸到髌骨关节面为度,通过两侧扩张部切口探摸关节面的复位程度,用布巾钳暂时固定骨折端。
目的 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牵张成骨技术治疗的14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完善检查,选取适合患肢长度的环形外固定架,术中手术器械分为两组,行彻底扩创、死骨切除、伤口一期闭合,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按照患者病情选择胫骨近端截骨、C臂透视机下确认截骨成功后行牵张延
目的: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理念及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理念的研究进展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要点分析生命体征的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可及时掌握患者术后髋关节改善情况,对分析其病情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引流管脱落、扭曲等问题的发生。
会议
目的 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体-壳聚糖/pcDNA3.1-BDNF,选择该纳米粒子复合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最佳条件.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en-bloc切除、定制式假体修复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采用en-bloc切除并定制式假体修复重建骨缺损及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方法,对1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6-51岁,平均39岁。按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系统对骨巨细胞瘤进行分级,其中Ⅱ级2例,Ⅲ级9例。病理性骨折1例,复发再次手术5例。采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采用微创锁定(LCP)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6-67岁,平均27岁,致伤因素,摔伤10例,砸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均为新鲜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及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623例成年人的骨盆平片及MRI,分析股骨颈疝窝的发生情况,以及与Cam及pincer畸形相互关系;结果:MRI T2象上股骨颈疝窝表现为股骨头颈交界处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高信号影,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直径为3~9mm;凸轮型FAI的危险指标采用股骨头颈交界处前方的形态学改变的α角;钳型FAI的危
目的 探讨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3例14髋,男5例女8例;年龄31-57岁,平均45.3岁.发病时间到手术病程2-10个月,术前至少5周以上的保守治疗,髋部疼痛及髋关节功能障碍无明显缓解.术前Harris评分69.23±7.90.在我院拍摄双髋关节正蛙位片及双髋关节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