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84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3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84例,疗效是满意的,总有效率达90.5 %,因此本文认为在临床上补阳还五汤并不只是治疗中风后遗症代表方,只要辨证准确,加减变化灵活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疗效也是可观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中风,特别是对出血性中风与再出血的预防当选偏凉性/平性之品为宜,此安全疗效可靠。大面积脑梗塞24 -48小时不宜用血管扩张药,易出现脑出血现象,可用活血化瘀之品治之。
其他文献
理、法、方、药是祖国传统中医学的治疗规律,但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却是千变万化的。本研究对“脾胃病”的论治,探索“脾胃病”产生的根源和找出该病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对于研究脾胃病的病因和制定预防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并结合病例,探讨了应用辨证论治理论补土法治疗脾胃病的疗效。
本文对比分析了古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了名医成才的规律,总结了名医师承的特殊意义。本文重点表明中医院校教育尽管在反映中医特色方面,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新的社会条件与时代要求下,其系统化、规范化、集约化的规模优势已成为了中医学术传承的主体模式,仍为中医学术的传延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利用现代批量化教育方式的同时,应根据中医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积极融人传统师承教育的长处,形成一种适合中医
本文在探讨了不寐证的发病机制基础上,就李凤翔先生治疗不寐证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具体的不寐证病例中药方治疗过程介绍进行了验证。
本文介绍戴勤瑶医师的学术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内外并治,重视外治;治伤重在调理气血;骨伤必须补肾,筋伤重视补肾;辨证施技,同病异治。最后对以上学术思想及戴勤瑶医师的诊断治疗手法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进行了简要概括。
龚正丰教授在总结前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整套正骨(复位)手法,强调“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随手出”,手摸心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求运用手法时“稳而有劲,柔而灵活”。并融中汇西提出“逆损伤机制”治疗关节内骨折:(1)临证结合生物力学、解剖学、影像学检查,更好地了解骨折的损伤机制、移位情况和软组织与骨折的关系,分析损伤暴力导致骨
对于复杂性的长期不愈合的肛痰或者多次手术后仍不能愈合的肛痰病例,必须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是既尾部肿瘤感染引发的肛周窦道才能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这是作者总结跟师刘佃温教授8年来针对于既尾部肿瘤感染后继发肛痰的临床诊疗经验的最重要与最直观的心得。
本文概要探析了刘茂甫教授对中风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辨证论治、用药特点及临床体会。刘老根据老年人中医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研究认为,肾虚血瘀为中风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当以补肾化瘀通络法为基本 大法。并强调治疗应分清标本缓急,合理运用补肾化瘀药物以及九条治则,方能获得良效。
白主任认为附子大热,石膏大寒,二者同用,附子制石膏之寒,石膏去附子之燥,相反相成,清温并用,在治疗寒热互结证、上热下寒证、寒热错杂证方面疗效显著。虽然二药寒热相反,但其归经不同。石膏入肺胃二经,而附子则入心脾肾经,从这个角度看二者同用并不矛盾,对于阳明热与太阴少阴寒并见者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及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作用,石膏具有退热,增强免疫,抗病毒的作用。二者均有增
本文通过文献学研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 -201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专家治疗血尿经验的文献,并对45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Cpl.同时回顾性总结了倪珠英教授及工作室成员1988年-2012年诊治的192例血尿有效病例,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小儿肾小球性血尿常见证型,初步探索具有哦名老中医特色的小儿血尿诊疗方法。
本文对畅达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该工作室为了提升中医诊疗质量,建立了畅达先生典型医案共享平台,促进经典著作学习,促进青年医师中医思维方式的巩固,从而更好的传达畅达先生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