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P22转导蛋白的人禽流感复制子疫苗构建与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来源 :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多种方法用于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然而关于禽流感疫苗的研究需面临疫苗免疫原性低下和病毒变异问题.克服这种问题的一种可能的策略是将甲病毒复制子和转导蛋白VP22(一种HSV-1蛋白)应用于禽流感疫苗的研究,整合甲病毒复制子和转导蛋白VP22功能优势.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优化选择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安徽分离株作为疫苗候选株;构建携带候选株HA基因及VP22/HA融合基因的复制子疫苗(VRPHA、VRP-VP22/HA),并构建携带蛋白转导域VP22蛋白和EGFP的复制子颗粒(VRP-VP22、VRP-EGFP)作为对照;最后,免疫BALB/c小鼠并观察免疫后的BALB/c小鼠CD4+T细胞表达L-4和CD8+T细胞表达FN-γ等细胞内细胞因子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2005-2008年该科共收治住院妊娠麻疹34例(同期非妊娠成人麻疹158例),并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妊娠并未增加肝损的发生率,麻疹性肝功能损害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在此类患者肝细胞内未能找到麻疹病毒颗粒,提示麻疹病毒未能进入肝细胞内,是一种免疫性而非病毒直接侵犯性的损害,所以预后良好,出院前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均恢复正常。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医院监测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a)仍然是目前难治性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原因Pa多重耐药(MDR)株不断出现.研究证实,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上的主动外排泵是其产生MDR的分子学基础之一.当前对Pa主动外排泵的检测主要采用Westem-blot,但Western-blot技术复杂、实验流程多、耗时长、实验条件要求高、抗体昂贵且不易获得,故临床实验室难以开展.本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区域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性高热,全身肌肉、骨骼肌及关节通,乏力,可有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本文对该市2006年5月-2009年8月收治的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描述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诊治情况。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活性改变诱导的DNA甲基化模式改变是肿瘤异常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基因组整体的低甲基化和区域性高甲基化.本研究旨在分析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癌变不同阶段DNMT3a、3b mRNA变化特征,以期初步研究AFB1诱导性大鼠HCC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结核并非少见,但由于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基于此本文对该院2006年6月-2007年9月收治的5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咳嗽咳痰,影像学出现变化较快的肺不张,抗炎治疗无效,建议及早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全身化疗+局部雾化吸入治疗,应早
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SV40)属乳多空病毒科多瘤病毒属,是一种DNA肿瘤病毒.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诱导初级免疫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决定免疫应答类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SV40在恒河猴DC分化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分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感染性SV40对DC的分化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灭活SV40有助于DC的发育分化
程穿性死亡-1(PD-1),又称CD279,是新发现的免疫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其配体为PD-L1和PD-L2,共属于CD28/B7家族.PD-L2诱导性地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而PD-L1除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上,还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等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上.本实验通过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初步探讨PD-L1/PD-1信号通路在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
肝脏是清除内毒素(LPS)的主要场所,同时又是内毒素攻击的首要器官.近来研究表明,LPS主要通过与肝内的库普弗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Toll样受体4等相结合后,引起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大量促炎症介质释放,造成肝脏损害.二草清肝汤是选用浙南地区独有的鸡骨草和白蜈蚣为主药加用清热解毒活血之品组成,是该院肝病科治疗重型肝炎的经验方.本试验拟通过观察二草清肝汤预处理对LPS攻击小鼠肝脏的LPS受体
恒河猴是生物学性质与人类最为接近实验动物之一,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非常相似.树突状细胞在HIV感染和潜伏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恒河猴为动物模型进行DC相关的HIV感染和潜伏病毒库形成机制研究的前提是要有一套成熟的体外扩增诱导猴DC的实验方法并对猴DC的生物学特性有深入的了解。本文对使用重组人相关细胞因子培养猴树突状细胞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成功诱导出了具有典型细胞形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