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中小学教师与校长领导能力之关系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gl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校长领导能力量表》对苏南地区38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以探讨不同背景变量的教师与校长领导能力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发现:(1)不同性别、职位、学历、工作年限、任教学科、对办学特色认知不同的教师对校长领导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学校类别与性别的教师对校长领导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6.166,p<0.01),不同年龄与职称的教师对校长领导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2.140,p<0.05);(3)教师的教师年龄、职位、任教学科、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知皆能显著预测校长的领导能力;(4)教师的性别、职位与学历等直接影响校长领导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大学生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投入、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Frost完美主义心理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1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中度负相关(R=-0.661,p<0.001);积极完美主义是预测学习倦怠(β=-0.399,p<0.001)、学习投入(β=0.277,p<0.001)的有效变量,消极完美主义
目的: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学生考试焦虑的内在影响因素,为考试焦虑的心理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安徽师范大学的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TAS总分与EPQ的神经质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因子分在不同焦虑程度学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情绪的不稳定和高度焦虑之间确有联系,情绪越不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是个体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交适应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社会交往过程当中,其所面临的人际压力、个体自身的人际自我效能感与青少年社交适应的关系受到研究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人际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人际压力、社交适应行为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成下降趋势,探索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已迫在眉睫。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我们将研究重点定位在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中学48个班级,共计1440名被试,有效问卷1350份。
完美主义是一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完美的追求会促使人们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但如果对标准过分追求,往往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怀疑自己能否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并努力给别人留下完美印象的人会体验到较高的社交焦虑。为了探讨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修订了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同时采用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在多维完美主义问卷高分组里选取20名被试
目的:探索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和竞争心理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成就动机量表(AMS)、大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和中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对397名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1)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以积极养育方式为主,关爱理解较多,严厉惩罚较少,并在子女的性别、是否独生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6所职业院校的4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个人成就感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教龄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三个维度上,未婚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教师。工作压力维度上,性别在工作无乐趣维度上差异显
学科教师的胜任力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以14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上级提名、行为事件访谈等研究方法,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构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结构模型,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选聘、绩效评估、资格标准制定,以及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提供实证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胜任力模型。
目的:了解幼儿教师对人格特质的喜好倾向,及其对幼儿人格培养的作用。方法:采用Anderson的200个核心人格特质词汇表,对90名幼儿教师进行喜好度评定。结果:(1)评定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2)对宽宏大量的、快乐的、有才智的、宽容的、忠诚的、乐于合作的等积极词汇普遍持肯定态度;对忘恩负义、恶毒的、虚伪的、刻薄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恶劣的、可憎的、说谎的等消极词汇普遍持否定态度。(3)部分词汇在专业
女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体,她们的工作满意度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灵成长。在大力倡导教育公平,资源共享的背景下,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寻找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工作满意度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变现状提供参考。以09年河南省各地市参加函授培训的农村中小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目前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低于城镇,工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