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下镁热还原SiCl4制备硅纳米晶体作为高性能二次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0摄氏度时在熔融金属锡的作用下,金属镁能够将四氯化硅还原为结晶性单质硅纳米颗粒。然而金属镁无法在400摄氏度时直接将四氯化硅还原,锡的加入促进了该反应的发生。研究表明镁和锡在400摄氏度下能形成液态合金,以原子形态分散在液态合金中的镁比固态镁颗粒拥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从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四氯化硅还原成单质硅。
其他文献
  硅基材料由其高容量、低嵌锂电位、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然而,硅负极材料实际应用至少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硅颗粒在脱嵌锂时伴随着
  磷@碳复合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而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之一。作为导电基底的碳材料其结构和化学性质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植物作为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铁系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材料。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测试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物相构成,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技术分别研究了
  近些年来,含石墨烯(G)微纳复合结构是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大多数这样的复合结构中,仍然存在很多暴露在G表面上没有得到完全保护的活性纳米颗粒,它们将严重影响材料的
  由于具有高理论容量(4200 mAh g-1)和合适的储锂电压区间,硅材料成为最有望代替石墨负极的先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是,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体积变化(300%以
  商用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极存在着内部界面电阻大、活性物质与基底接触差、需要加入对容量没有贡献的添加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极整体容量的提升和高倍率性能的改善。直接生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嵌锂碳材料,但由于碳电极的嵌锂电位与金属锂相近(
  锡(Sn)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理论容量(992 mAh g-1)和合适的充放电平台。然而,Sn在锂离子嵌入/脱出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而引起容量快速衰减、循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相较于传统的石墨材料,二氧化钛(TiO2)具有更高的电位(1.0~2.0V),可以避免锂枝晶的生成.作为已知的八种TiO2晶型之一,金红石具有热力学稳定的优点.
  氧化铜(CuO)作为一种窄禁带的p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已经在催化、光催化、气体传感器、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1]。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O因其具有理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