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模袋防护技术专题报告

来源 :全国第五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高分子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生产出各种不同特性的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为产业用土工织物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化纤的性能优于植物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酸、耐碱、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应用于岩土工程方面比其它纤维材料优越,机织土工模袋就是用以上化学纤维机织成双层且可控制充填料厚度的袋子.机织土工模袋是美国结构技术公司发明的,早在1966年美国首先将土工模袋应用于水利工程.尔后日本、法国、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先后也并始土工模袋的研究与应用.我国于1983年2月由交通部从日本蝶理公司引进,并于当年5月在江苏省泰兴市南官河航道试用获得成功,后来江苏省经委组织交通厅和纺织厅进行土工模袋技术攻关,于1986年无锡市第一毛纺染织厂等3个厂家生产出各种型号的土工模袋,其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土工模袋分机织模袋和简易模袋(我国创造)两类,而机织模袋又分为哑铃型(无滤点)、矩形型、梅花型(有滤点)、框格型、铰链型等5种.简易模袋又分为有滤水点和无滤水点两种.本文介绍了土工模袋的种类;土工模袋防护工程的设计;模袋充填材料;土工模袋防护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比较等等内容.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格栅拉筋混凝土挡墙(板)的现场试验装置的研制和拉仲试验方法,对新沂铁路某段支护边坡的格栅拉筋混凝土挡板进行了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嵌入式和拉环式两种格栅拉筋混凝土挡板连接方式均可行.而现场试验格栅强度比室内试验低30%-40%,文章对造成此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拓展了土工合成材料及土工复合材料的范围,采用新型复合土工膜、纳米级聚合物乳液、水泥与混凝土增强用改性聚丙烯纤维,研制一种新型的复合土工膜-纳米级聚合物纤维混凝土(FRPCC)复合防渗材料,尤其适用于北方冻害地区渠道防渗工程.
泰州引江河嘶马码头和口岸码头原设计为重力式浆砌块石结构.地基土质松软,承载力低,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喷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基完成后,在开挖基塘过程中,口岸码头由于施工方法等原因造成基塘边坡滑动,致使已完成的水泥桩体不同程度地被剪断、偏斜、移位.失去了承载力,不得不移址重建,并修改重力式结构为高桩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嘶马码头与口岸码头隔河相对,地基属同一土质.基坑开挖后,尚未出现明显的土体滑动,桩基完
本文对标准化、系列化土工合成材料产品试验工作中有关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均匀设计、马尔柯夫链、最优抽样分配法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
钟吕水电站堆石坝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坝高51m,该坝自199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10月份开始填筑大坝,在施工期因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出现七次冬汛,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困难.1998年12月底主体工程完成,1999年4月通过蓄水前的阶段性验收,5月15日下闸试蓄水运行.6月25日库水位达到273.35m(正常挡水位276m),相应的渗漏量285.73升/秒(不包含灌溉管漏水量42.0升/秒),其量值
运用所编制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堤坝下软基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效果,揭示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机理和若干规律,并深入探讨了深厚软基与薄软基的加筋效果.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土工网植草护坡的机理和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该项技术综合了土工网和植被护坡的优点,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够现场种植和提前预制、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效果.本文提出了用于中线工程中一般粘性土、黄土、膨胀土渠道护坡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本文内容为水利部基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课题的一部分.
本文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上进行现场静载试验及建筑物的长期沉降观测,提出了建筑物软基中加筋土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加以叙述.土工织物加筋垫层处理建筑物软基,增强了土体强度,扩散和均衡了土体应力,调整了土体的不均匀沉降,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为了研究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的作用机理,本文完成了二组九台现场荷载试验,对八幢多层房屋进行七年的沉降观测,结合下卧层承载力和变形验算的现有规范,提出了设计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将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设计填埋场时要贯穿防、堵、排、治的原则.无论何种形式的垃圾填埋场都需要由覆盖系统、衬垫系统、渗滤液收集和排放系统以及气体控制系统等组成.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在填埋工程中已得剑了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的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供国内科研和设计人员参考.
铁轨要承受连续不断的很大的动荷载.为了保证在周期性荷载下路堤的良好状况,要对它进行经常性的修复工作,花费较高.由于不易在当地找到质量好的填料和加上运料困难,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铁路修建和维护的费用.而应用合适的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意大利中部,有一条建于19世纪下半叶的铁路线.由于它的路堤填料质量很差(主要是淤泥),地基特性不好(湖底粘土),造成路堤的不断沉陷.现在,挖除道渣和部分路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