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苄氯唑西林中两组分的含量

来源 :铁道部第六届医院药学学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dran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氨苄氯唑西林钠含量.方法:色谱柱μBondapak C<,18>;以0.035mol.L<-1>磷酸二氢钾(PH=6.5)-甲醇(46:54)为流动相,咖啡因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在5-4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SRD=1.3﹪,n=9),与USP(XXⅢ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介入治疗及临床评价,阐述了专用封堵器介入治疗技术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及治疗原则,并强调了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时首先发生微循环的障碍,然后启动缺血瀑布,最后引起神经无的损伤.因此,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微循环的改变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微循环的治疗也成为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治疗出发,归纳了栓塞事件、血管痉挛、急性闭塞、穿支血管闭塞、高灌注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临床工作经验.
文章强调了脑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检测和临床意义,简述了TCD检测血管反应性的机制及血管反应性的评价参数,最后列举了屏气试验与醋氮酰胺试验对脑血管运动反应性的评估.
本文研究了颈动脉狭窄成形术中的支架选择问题,介绍了目前可供选择的颈动脉成形支架特点和形状,并且提出了对于保护装置的要求.
该文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论述了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方案,指出了防止支架成形手术后的颅内血液过度灌注这一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收集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的8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并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的病案,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回顾性分析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其预后,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文章阐述了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提出了溶栓治疗的临床经验,并指出了SVT的预后仍然是不可预知的理论.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4种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0:40:0.35),检测波长为254nm,以硝基安定作内标,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50℃水溶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进样,4种药物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0-103.76﹪,相对标准偏差为1.21-6.45﹪.
总结支架置入术治疗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医护密切配合是成功置入支架的关键,术后精心的护理及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等可预防脑高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股动脉穿刺处和全身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