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仁辐照冷杀菌技术研究

来源 :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板栗仁辐照冷杀菌技术对板栗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辐照冷杀菌技术能明显的改善板栗仁的色、香、味、形及口感,较好的保存了板栗的营养成分.综合感官指标扣理化指标,板栗仁软罐头的最适辐照杀菌剂量为5~6 kGy.
其他文献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使得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首创的杂交稻技术,正在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茁壮成长,成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福星".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从1979年中国赠送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至今,中国杂交水稻己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4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到150万
目前在育种工作中主要应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需要的数据量大,而且在使用中有一定局限性.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1982年后郑聚龙教授创立的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他对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与发展动态进行量化比较,根据各因素曲线几何性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通过其关联程度的大小来了解植物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本文收集了山东近年来推广面积较大的常规抗虫棉花品种和我所选育的陆地型长绒品系,通过对影响陆地棉产量的
低能N+注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种子后,与对照相比发生了许多突变,包括植株的矮化、叶下开花变为叶上开花、花色增多和花型的改变等.对植茎突变矮的品系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系叶片的POD分子大小和条带数目与对照相比都发生了一定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结果也表明该品系DNA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实验证明适当剂量的低能N+注入
以芝麻新品种中芝11为材料进行分期打顶,随机区组设计,6处理,分别为不打顶、初花后15d打顶、初花后20d打顶、初花后25d打顶、初花后30d打顶、初花后35d打顶,不打顶为对照,试验设有4个重复.研究结果表明:打顶有利于中芝11高产优质,初花后25d~30d打顶为最佳打顶时期.初花后15d打顶(过早打顶)和不打顶以及打顶过迟多不利于芝麻的高产.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水稻栽培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占粮食总量的近一半.空间诱变育种(Space-flight mutation breeding)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带上高空,在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和交变磁场等条件下使其产生遗传变异,进而经地面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中药辐照杀菌技术,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偶尔含有耐辐射的微生物,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以中药辐照杀菌产业化应用过程中,采用规范的辐照工艺,但产品卫生质量仍不达标的中成药金锁丸为样品,从其中分离出耐辐射的微生物,该微生物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落为乳白色同心原状,显微镜观察菌体为杆状,测得在生理盐水和滤纸片中的D10值分别为6.75kGy和7.18kGy.
本文探讨了辐照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对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共聚反应条件为:辐照剂量5.02kGy、中和度60%、单体与魔芋胶的配比(体积质量比)5:1、充氮无氧包装效果较好;温度对接枝率和吸水率几乎无影响.
对花生种子注入C+离子进行诱变的形态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分别以1×1011C+/cm2,1×1012 C+/cm2,1×1015 C+/cm2和1×1016 C+/cm2对花生种子进行离子注入.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百果重及百仁重等性状变幅较大、变异率较为明显,花生产量可以明显改变;而花生主枝长,侧枝长,分枝数和荚果大小等性状除个别剂量外影响较小,变化规律性较弱.不同的花生品种对诱变剂量的敏感性有所
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农产品含菌量的方法已成为辐射加工行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ATP发光技术分别对辐照前、后农产品中的含菌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测定待辐照样品中的含菌量,从取样到获取结果,整个过程只需1~2小时,而且样品的发光强度与含菌量呈显著正相关.②应用该方法检测农产品的辐照灭菌效果时,结果却出现了发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的异常现象.深入研究发现,发光强度的增加是由农产品中含有的细菌经辐照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O32-在红鲤和金鱼藻中的分布与积累动态.结果表明:(1)红鲤会从水体中摄入、吸附14CO32-并在各组织器官中积累,摄入和吸收14CO32-的主要器官是肠胃道(内脏),鱼体各部位中14C的比活度差异很大,其大小次序为:内脏>鱼鳃、鱼鳍>鱼鳞>鱼头,鱼骨>鱼皮、鱼肉.(2)金鱼藻因其羽状复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对水体中的14CO32-有较强的吸附、吸收和富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