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馆藏石刻保护修复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66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是三山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万园之园”.目前圆明园遗址保存有大量原有建筑构件,石质楹联题刻、匾额等.这些文物精美绝伦,展示出了清王朝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始,圆明园历经四次大的劫难,园内遗迹几乎破坏殆尽,地面仅剩夯土台基,砖石构件残断、散落,石刻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病害和表面风化.长期以来,圆明园遗址管理机构出于保护目的,不断对保管的文物收集整理、集中存放,并拟逐步开展保护修复措施,本次课题通过传统修复技术与科学分析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部分馆藏石刻文物的修复,使得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更长久的保存。在修复后向公众进行展示,能更好地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价值。
其他文献
参与式文化是指公众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介手段参与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博物馆受其影响出现了参与式博物馆.在本文中,“参与”被界定为一种办馆理念和方式.作为科普场馆动态展示科技发展新技术和新观念、实现展教方式“试验创新”的平台的短期展览,可以从参与式文化视角下探索依托自身优势、发动社会资源的公众参与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展览前期研究、展示内容设计、展示方式设计、教育活动设计等环节中.本文在阐释参与式
本文阐述了科技馆展览策划面临的新挑战,引入“策展人”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策展人在展览策划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针对当前科技馆策展人存在的缺乏专业性、特色不足及效率瓶颈等问题,提出策略,积极探索展览策划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课后服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中小学与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联合开展课后服务.本文在分析课后服务政策背景和需求的基础上,从科学教育及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出发,强调中小学与科技馆合作开展课后服务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目前馆校合作开展课后服务在政策制定、模式探讨、现实实践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合作过
本文以深圳南山区高科园内一处近代办公厂房改造为高新数据机房的工程为例,介绍了现代数据机房的工艺特征,探讨了近代办公厂房的更新利用方式.通过修缮加固延续建筑使用周期的同时,在修缮改造原有的空间环境的前提下结合数据机房建筑特征,整体提升创展基地的形象风貌和优化景观环境.在城市存量更新视角下分析建筑的再生模式和影响因素.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等人开展的关于妙峰山庙会的研究不仅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并且倡导了从普通人的生活现实中发现民族文化和国家力量的“现代”精神.从此关于庙会及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当代学者对于范庄龙牌会的研究,成了学术界关注的又一个“妙峰山”.2008年,北京“妙峰山庙会”、山西太原“晋祠庙会”、上海“上海龙华庙会”、山东泰安的“泰山东岳庙会”、湖北十堰的“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的景山公园,坐落在老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公园中心的景山通高45.7米,曾是北京城中心的制高点.相传在远古时期,景山所在之地是永定河河道自然南迁后,故道中的一座堆积土丘.1267年,忽必烈在金中都的基础上以太宁宫为核心建造了元大都.宫城建在景山前,因此,景山被称为“后苑”.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记:“厚载门
灵水村,现为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曾有刘懋恒、刘增广等众多举人出现,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举人村”.2005年11月,灵水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3月,灵水村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立秋是灵水村民的重要节日,这天早晨,各家都要摘几片核桃叶,插在大门或屋门的门鼻子上,表示收成好,并要吃立秋粥,“立了秋把扇丢”,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到
如何进行“非遗”保护,这个问题近年来一直是许多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社会的焦点之一.在保护的方式上先后形成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以及近年来引起广泛讨论和形成一股潮流的生产性保护等一系列的方法.期间关于“生产性”保护以及它的衍生——“产业化”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颇多,但是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者关注都是“濒危”非遗或者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的非遗,对于在2006年国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上历经风雨的醇亲王府南府是一座富含文化底蕴的府邸,历经时代的变迁,从喀尔楚浑宅、荣亲王府到醇亲王府南府到现在我们所重新修缮的醇亲王府南府,它记录着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它承载着的不仅是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周边传统风貌已经大部分缺失,包括引水自太平湖湖水的王府花园以及东西路的狮子院。本文对其历史沿革、格局变迁、修缮情况进行了梳理,对其现存状
创立于北京香山碧云寺的中法大学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关于它的一切却好像慢慢被人们所遗忘,消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法文化交流新时期的到来给中法大学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将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索中法大学承载的历史脉络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遗存的基础上,对中法大学文化价值的开发和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