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财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来源 :2018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浙江工商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通过助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随着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出台以及浙江省推动高水平建设高校步伐的加快,现有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对“双创”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学院各自的权限,使二级学院的权力真正下放,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充分释放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让学院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从而为财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年党员群众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创新不够、政治学习处于被动、党建宣传太过用力、党建阵地管理不足等问题也愈加突出.本文试图以动漫游戏为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先进文化元素巧妙地嵌入动漫游戏中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功能.
本文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开展问卷调研,经统计问卷答案,分析其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认同整体水平中等;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与年龄负相关,与职级正相关;③职业认同与职业现状、外部环境和职业获得感正相关,与职业压力负相关,但职业压力不会显著影响职业获得感.建议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以增强行政管理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给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四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建好慕课、用好慕课的意见与建议,并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了有益探讨.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双一流”战略的深入推进等都对财经类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兰州财经大学积极应对“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发展机遇,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厘清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路,明确本科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内容,不断务实商科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商科专业,努力培养财经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王雪涛主任自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和前瞻视角,梳理高等财经教育的国际形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对全国230所财经高等教育大学及机构,提出了高等财经教育培养一流财经人才的国家担当、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施建军理事长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的最新背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论坛召开及高等财经教育的努力方向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主任关于“新金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已成功运行了10年,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实施优化与升级.针对实验班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现状,需要进行一些改进:①优化实验班定位设置与培养目标;②完善和增补匹配度高的教学资源;③深入优化和完善培养过程;④全面提升过程质量保障水平.
“大智移云”时代,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培养路径、培养内容等都需要优化和创新.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吉林工商学院进一步凝练、强化特色,努力打造财经、粮食、餐旅三大特色品牌,积极探索符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模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成长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和国际化、全球化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适应国家和上海对外开放新要求,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全球通用商科人才,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求的重大决策.在新时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仍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家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专门人才.
“大智移云”类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和应用对会计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必然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改变.会计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过去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五维一体”的应用型本科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诚信人格+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该模式的设计是为了较好地解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设置应用性特点不突出、培养类型相对单一、培养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以期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真正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