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仿的后现代精神特质分析

来源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仿虽然是一种跨时代的、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和文化实践形式,但却在后现代时期却获得了最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话语空间和文化环境,达到了一个空前繁盛的发展阶段.戏仿因其所拥有的双重性、对话性、自反性和狂欢化特质与后现代精神特质之间存在一种深度的契合,因而成为一种能够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化总体风格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实践方式.本文认为,戏仿所包含几个基本特质-双重性、对话性、自反性和狂欢性,在某种程度上正代表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总体风格。同时,本文关于戏仿的后现代精神特质的观点,也是对传统戏仿观念的突破。首先,戏仿的双重性主要是针对传统研究中对戏仿所做的单向化、单义化和片面化的理解和定位而提出的;其次,戏仿的对话性质所针对的是关于戏仿的传统体裁定位,即把戏仿看做是对源文本的嘲讽、丑化和攻击等纯粹否定性的体裁;再次,戏仿的自反特质是对戏仿的批评和反思功能的概括,而这一点在传统戏仿研究中是缺失的;最后,戏仿的狂欢化特质是针对现代批评家否定和取消戏仿的滑稽、诙谐等喜剧特性的观点而提出来的。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一些区域开始步入消费社会,在这个时期彰显出消费文化状态.以描写大都市上海的青年男女为对象的畅销作品《小时代》的整个创作流程无不体现着消费时代的烙印,无论其从出版到发行,还是其小说内容及同名电影的上映,及作者对自身的打造都是以消费为中心.在消费社会里,文学所存在的文化语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学作品暗喻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构成体系.《小时代》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一种青年
本文主要从1976-1977年间刘心武写作切入,以《懵懂集》为中心,对文学记忆与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阐述了中国“以中释中”的本土文论在世界舞台上发展的可能性。并以学术楷模黄维梁为例,阐述了其践行“以中释中”的做法。黄先生的确融中西于一体,他既能合理应用《文心雕龙》的“六观法”去评析鲁迅的《药》和《祝福》等作品,又能合理应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评析鲁迅的《祝福》,这种评论模式在他的专著《中西新旧的交汇:文学评论选集》、《璀璨的五彩笔-余光中作品评论集》等,都有所体现。先生以他自己身体力行的
文学不是时尚,但是时尚中有文学,这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学与市场、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特点。在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有关理论问题应该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和关注,这个命题包括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应该明确,无论在文学生产还是在文化生产的意义上,市场决定论都是错误的;其次,在文化经济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方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类似,是一种多元共存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以叠合的形式存在于
"意境"一词的用法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与建构当中不断调整:王国维用"意境"概念强调文艺应该注重真情实感,而不是辞藻、形式;宗白华则把意境泛化为与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相异的"审美境界";李泽厚把意境理解为形象与情感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是"最高度的和谐"的美;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族性"成为意境理论建构中的一面旗帜,但实际上却使"意境"的内涵不断膨胀.放弃"意境"理论的
柏拉图基于政治学说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将悲剧推至文类等级高位.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高于史诗、喜剧高于讽刺诗的等级观.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期影响悲剧等级观的是关于文类发展与文类界限的古今论争.瓜里尼是推翻悲剧作为等级之王的第一人.狄德罗认为严肃喜剧、家庭悲剧等中间类型而非极端类型(悲剧、喜剧)方为合乎自然标准的高等级文类.席勒从审美判断和艺术生产层面演绎了迥异于传统的喜剧高于悲剧的等级观.谢林首次从
本文以癸卯学制中的文学立科和"文学研究法"为对象,讨论这一国族制度架构的时代内涵,分析它所可能预留的知识生产和文论形塑的空间.晚清民初对国族学问和大学建制的思路不少,但"文学立科"使传统文化和"中国文辞"得到制度化的存留,相应的知识生产得以生成,相关课程的设置也主导了20世纪文学学术的基本形态."文学研究法"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设置,主要基于传统学术和本土想象,具有学科总论的性质.其间充满拟想的模糊
本文关注的重心有二,一是心性学派的《诗》学构建中《诗》学诠释问题,二是讨论心性学派《诗》学构建的《诗经》学史价值。并对心性《诗》学的承传进行探究。
本文介绍了文论教材在文论话语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分析了文论教材和文论话语存在的互动关系,并从文论教材的变化看文论话语的变化,指出文论教材和文论话语的发展,要保持必要的弹性和张力。
面对"本质主义"文论教学模式的弊端,论文主要论述了"关系主义"文论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方面,即关系原则、构架原则、过程原则、系统原则、对话原则、问题原则.关系原则认为知识对象的性质在关系中确定;构架原则认为文学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内化而有效的知识结构;过程原则认为知识的真理品质在"过程"中呈现和确证;系统原则认为文学知识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审美和历史的统一;对话原则认为美育方式是以话语实践的性质为依据的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