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微结构疲劳失效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2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硅微结构会发生疲劳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硅微结构的疲劳失效影响因素仍不明确,疲劳失效机理还存在较大争议.已有研究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对疲劳提出阐述,按照"由表及里"的研究思路进行的.本项目从原子级模拟出发,按照"由里及表"的新思路,以微观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为核心,对硅微结构的疲劳失效机理展开研究.
其他文献
轮胎磨损是动态长期的过程,磨损的微小减少也会大大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因此轮胎磨损相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轮胎的接地性态是胎面磨损的发生界面,对轮胎磨损
MXene是一种新型的类石墨烯2-D纳米材料,有望在微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获得重大应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化学刻蚀三元层状MAX相陶瓷材料的方法制得结构可控的M
会议
针对高压重载是航空、重工、先进制造装备等领域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苛刻工况条件,极端重载工况将导致润滑剂的寿命急剧缩短并产生润滑失效,而生物降解性能差的矿物油基润滑
会议
与实验测量相结合,实现随机粗糙面数字化表征及重构;在分析刚性凸头单次/多次冲击接触弹塑性金属薄膜的接触-分离基础上,建立微悬臂梁和覆膜基底间粗糙面重复冲击接触—分离
减摩节能是工程领域的共性问题.近年来,超低摩擦技术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仍未见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这些超低摩擦现象.本项目拟借鉴岩体超低摩擦效应原理开展超低摩
会议
本项目针对下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对于无损伤抛光的要求,以新型抛光介质材料合成作为切入点,设计并可控合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核壳包覆型有机/无机复合磨料.在常规化学
会议
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表明:表面微纳米结构均有助于提高光学效率.但是目前设计的表面结构形貌单一,尺寸以亚微米或纳米结构为主,在采用表面结构提高光学效率的研究中遇到了功能
智能结构是在基体材料中融入传感器、驱动器和微处理控制系统等所构成的存在多场耦合作用的复杂系统.其可靠性分析和设计既不同于传统的结构可靠性问题,也不同于一般电子系统
缩孔、缩松和夹渣等是铸造过程中的常见缺陷,此类非连续性缺陷显著地降低了铸件材料的局部机械性能,对铸件的服役性能和疲劳寿命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的或广
C/C复合材料中引入原位自生的炭纳米纤维,其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都得以大幅度提升.纳米纤维的引入,可以改善基体炭的结构;可以改善炭纤维和基体炭的界面结合状态;炭纳米纤维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