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是乐山市普教科研正式立项科研课题,主研单位是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的界定,根据课题《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计划,从政策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提出“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子课题。“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旨在促进中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改变教师的地理图像教学教育管理观念,探讨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丰富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理论。本子课题设立5 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旨在促进中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改变教师的地理图像教学教育管理观念,探讨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丰富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理论。本子课题设立5 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研究”措施,并形成初步成果——地理图像教学评价表,并对“地理图像教学评价表”进行特征描述,阐述评价原则、方式、结果呈现、主体、重心等方面问题。我们认为地理图像教学应建立合理易行有效的评价机制;多次评价机会取代一次评价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实效性;评价方式不一定统一,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同步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意识。本文从为什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入手,对课程意识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对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融入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问题进行了阐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大”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因此在我国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有意识地把终身教育理念纳入其中,既是必要的、又是艰巨的一项起点工程。做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如何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融入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教学中如何掌握“学会学习”、“给学生对信息需求的机会”、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三所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被调查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仍处于“知识技能”培养的层面,还需要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加强,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
地理新课程与广大地理教师现实水平之间的张力阻碍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新教材中的不完善之处和教师教学中的弊端造成了这种张力。为缩小这种张力、促进地理教师成长,应出台政策,规划研究,实证试验,整合教师教育,结合高考政策,获得出版社支持。
本文作者在学习新课改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专业知识的特点和高中地理教学特点,从地理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理念、专业教育经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六方面谈了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五个方面谈了新课程下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即学校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制度体系,创建“学习型校园”、在教学反思中实现发展、在借鉴中求拓展、在彼此交流中实现同伴互助、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积
世界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展开。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就应运而生。而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理念、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地理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也会对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重要的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心灵成长的驿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生命的舞台。课堂教学则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尤其是课堂调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率和质量。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一堂好的地理课堂,它应该是教师在乐业爱生,微笑相伴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情绪调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实施需要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地理教师,只有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才能使中学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科有其特殊语言切入,指出由于中学课程设置和高考科目设置与高校地理教育专业招收的生源存在“名义上的不符合现象”,这一现象使得青年地理教师专业知识从学校课程设置中去获得的主渠道呈现不连续性;接着列举了目前青年在地理学科语言上存在的三个问题;最后提出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中学科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注意能力的培养,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六个转变”,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正确认识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关系,处理好地理课程标准与所选教材的关系,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地理教学要处理好问题和答案的关系,处理好“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处理好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