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来源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ECCI体系方法,首次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4~2013年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的二级指标评价以及综合指数(ECI)评价.结果显示,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广州、深圳和珠海处于上游水平;中山、东莞、惠州处于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游水平;江门、佛山、肇庆处于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下游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变化和城市间差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的生态文明指数均有波动,整体而言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的生态文明指数呈上升趋势,佛山、肇庆呈下降趋势,惠州和江门呈下降后的回升趋势.城市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拉大,在2009年差距达到最大值,之后差距呈缩小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香港四所高等院校中14栋校园建筑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立面遮阳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立面开口遮阳、建筑一体化遮阳和建筑附着遮阳构件,旨在反映在夏热冬暖的气候条件下,校园建筑通过立面遮阳设计来调节室内的光热环境.通过香港校园建筑立面遮阳形态的研究,可为相同或相近建筑气候分区的校园建筑的设计和校园旧建筑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在示范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提升学校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在绿色生态规划、海绵校园、复合能源系统、智慧校园、绿色建筑和绿色校园、绿色基础设置建设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经评估在规划落实、环境和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可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绿色校园规划建设运营提供有益经验和可资借鉴的参考范例.
本文在对绿色建筑内涵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被动式策略与寒地绿色校园设计的关联机制,通过沈阳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的适寒设计解析,从群体形态布局、单体形态设计、交往空间建构等方面阐述了基于被动式策略的寒地绿色校园适寒设计方法并得出了回归建筑设计本体的寒地绿色建筑创作观的实践启示.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物理环境和师生使用体验的角度入手,在利用物理环境模拟日照选定优质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借助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影响师生使用体验质量的5大关键因素,引入重要性—绩效分析法,结合重要性评价和实际表现绩效,针对现状校园公共空间多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指导优化有序实施.例如管理机构严格执行绿色校园管理工作措施,以及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每学年度向上级行政部门和教代会汇
在吉林省白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能源规划既要满足城市中人们生产及生活的需要,又要满足城市环境保护的需求.能源低碳转型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启到示范作用.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将有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并将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加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替代传统能源,直接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活和
徐州市新城区位于徐州市东南方向,距老城区8公里,总规划面积约51.66平方公里,可容纳35万人生活居住.新城区低碳生态专项规划以"建设活力宜居的低碳生态城区、提升新城区吸引力"为目标,贯彻落实紧凑空间、低碳建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七大战略",打造"便利"、"品质"、"活力"、"高效"新城区.以"七大战略"为导向,规划地下空间、能源、绿色建筑、交通、水资源、固体废弃物和生态景观的技术方案,从技术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全区总面积223平方公里,总人口77.48万.高新区以"生态、集约、宜居"为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全面统筹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工作.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明确的部门联动机制和责任分工,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形成了新常态下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区范例.高新区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解决城市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矛盾,探索科技与文化结合、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中国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和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实现低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战略意义.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在区域能源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碳夹点分析技术对能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运行累积能阱-累积CO2排放量和累积能源-累积CO2排放量组合曲线,确定不同情景下最小可再生能源用量、能源供给结构及其对应的CO2排放量,实现区域能源系统CO2排放量削减20%的目
本文以常州市新北区绿色交通规划为重点,从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交通系统内部优化两方面构架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常州市新北区绿色交通规划指标体系,形成较详尽的规划实施方案.例如从减少各种交通方式间冲突和相互干扰、保障绿色交通方式的路权、保障各交通方式运行的连续性、体现人性化设施设计等四方面着手,分解各类交通设施设计要点,体现在道路断面、交叉口组织设计、小尺度路网渠化设计、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出人口系
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生态度假区与绿色生态度假区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建立绿色生态度假区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现状及需求,然后梳理了构建绿色生态度假区评价标准体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包括基础类标准、通用类标准、设施类标准、服务类标准、安全类标准以及管理类标准在内的绿色生态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并将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汇编.最后,根据整理出的评价标准体系表,建议绿色生态度假区评价标准应该不断深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