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反铁磁Sr3NiTa2O9体系的磁性和铁电性研究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详细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Sr3NiTa2O9的结构、比热、磁性和铁电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Sr3NiTa2O9是自旋S=1的三角反铁磁体系,具有弱的轴各向异性.在零磁场下,可以观测到两个连续的磁相变TN1=3.35K和TN2=2.74K,分别对应着up-up-down(uud)和120°自旋序.随着磁场的增加,两个相变温度都会向低温偏移,伴随着120°自旋结构向normal oblique相转变.在120°自旋态下可以清晰地观测到铁电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磁电耦合效应.第一性原理计算证明了120o自旋态是基态并且铁电性主要来源于电子极化.
其他文献
In our experiment,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emission of direct-gap band in germanium with Ge-GeSn layers on one-dimensional(1D)structure.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calc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u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运用变分法研究了外电场和压力作用下半导体球形量子点GaN/AlxGa1-xN 的子带线性和非线性光吸收系数及其压力效应,且获得了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波函数和能级。数值计算了一阶线性、三阶非线性和总的吸收系数随外加电场、组分、量子点尺寸以及光强的变化关系。
One-dimensional InAs nanowires(NWs)have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recent years.Features of high mobility and narrow bandgap reveal its great potential of opt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However,most repo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s)、激光二极管(LDs)、高频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迅速发展,InN已经被证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InN 的带隙为0.7eV,具有立方(c-InN)和六方(h-InN)结构.本文采用自己搭建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分别以金属In和N2 作为In 源和N 源,H2 作为运载气体,并用物理蒸镀的Au 膜作为催化剂,对InN 纳米线的生长进行
High performance quantum cascade lasers(QCL)are attractive as solid state terahertz(THz)sourc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aving a compact footprint,narrow line width and reasonable optical power.QCL wit
近年,GaN 基LED 因具有寿命长、无辐射与低功耗等优良特性,在显示、背光源和白光照明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但GaN 基LED 的发光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在高驱动电流下存在效率下降(Efficiency Droop)的现象,这成为发展高效率、大功率照明技术的枢纽瓶颈.因此,如何抑制高驱动电流下的Efficiency Droop 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巨介电材料在微电子器件及高密度存储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使其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Hu等人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的(Nb0.5In0.5)xTi1-xO3陶瓷获得了目前文献报道中最为优异的介电性能:巨介电常数(ε>104,1000 Hz)和低介电损耗(tanδ=0.05,1000 Hz).但是由于In元素价格比较昂贵,导致陶瓷制备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Recently high-Curie point relaxor ferroelectric single crystals,represented by the Pb(Mg1/3Nb2/3)O3–Pb(In1/2Nb1/2)O3-PbTiO3(PMN-PIN-PT)and(1-x)Pb(In1/2Nb1/2)O3–xPbTiO3(PINT,PINTx),attracted much atten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生长了一系列铌掺杂浓度的外延钛酸钡薄膜BaTi1-xNbxO3,(0≤x≤0.5)(以下简称BTNO),并首先通过对其形貌和结构的表征保证BTNO薄膜的高外延质量.不同掺杂浓度的BTNO薄膜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随着掺杂浓度的不同,导电机制也发生了由半导体导电到金属性导电的转变,实现对BTO材料从绝缘体到半导体甚至到金属性导电的可靠调控.通过对BTNO薄
会议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我们在TiO2为终结面的SrTiO3衬底上外延了ReAlO3(Re=La,Nd,Sm and Gd)钙钛矿薄膜。研究结果表明,ReAlO3/SrTiO3异质界面的二维输运特性与ReAlO3薄膜中的稀土元素种类,即化学应力情况,密切相关。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测试表明,在所有这四种极性/非极性异质结构中都发生了电荷迁移的情况,但SmAlO3/SrTiO3与GdAlO3/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