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e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现状,分析探讨影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相关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一年,分别比较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评价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42-77岁,平均61.5岁.
目的 探索骨科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以来我科收治40例老年卧床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
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3枚空心钉和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创伤骨科中心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46.7岁.
目的:腰椎常见的骨折脱位是上位椎体向前移位,同时发生小关节突交锁,但我们经过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临床存在与之相反的脱位类型,因此此处介绍一种特殊骨折脱位-----腰椎反向骨折脱位损伤指无关节突交锁的腰椎骨折脱位,即以下位椎体向前移位为标志。
目的:探讨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 Krackow 锁定式缝合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方法: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韩国的Hyoung-Keun Oh 教授等介绍的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 Krachow 缝合法,对移位型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技术,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4 月的 6 例髌骨下极骨折(AO/OTA 34-A1)患者,平均年龄 43.6 岁.
目的 制备不同浓度的阿仑磷酸钠/磷酸钙骨水泥释放体系,分别研究阿仑磷酸钠药物对磷酸钙骨水泥的固化过程以及固化后的理化性能的影响及复合体系的药物释放规律。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high-energy damage,the incidences of atlantoaxial injury have beensignificantly increasing1.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精准除与个性化重建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6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0例骶骨肿瘤患者,平均年龄31.5岁,病理诊断:3例骨肉瘤(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1例骶骨间叶性软骨肉瘤(Ⅱ期),1例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ⅡB期),3例骨巨细胞瘤(ⅡB期),骶骨脊索瘤1例(ⅡB期),畸胎瘤1例(Ⅰ期).
目的:对13例手术治疗的Morton神经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筋膜松解术在治疗Morton神经瘤中的重要性。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共有13例Morton神经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得到明确诊断且保守治疗无效。其中男性2例,女性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