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42-77岁,平均61.5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以及护理对策。随着社会进步,交通、建筑事业迅猛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创伤骨科的高能量和低能量损伤也日益增多。由于创伤骨科内固定手术的理念、术式及材料的不断更新,很多患者从中受益,提高了生活质量,并及早恢复功能,回归社会。
会议
ntroduction: To 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of ESR and body temperature(BT)and evaluate the proper time and operation approach for thoracic and lumbar tuberculosis.
Promotion of bone regeneration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repair of bony defect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ombining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heets with platelet-
目的 观察应用flow-through腓骨皮瓣治疗桡骨骨缺损、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flow-through腓骨皮瓣治疗6例桡骨骨缺损、骨不连,腓骨切取长度5.0-8.0cm,皮瓣面积6.0*3-12.0*6cm;术后通过CTA确定flow-through血管通畅情况,随访4-6月确定骨折愈合情况,Enneking评分系统测定患肢功能.
目的 探讨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 17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1~57岁,平均31岁,左侧6例,右侧11例。所有病例都经过CT或者MRI确诊,就诊时间为伤后2~20个月,平均6个月。损伤原因:跌扑伤12例,机器绞伤1例,撞击伤4例。单纯性下尺桡关节不稳4例,合并骨折者13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并探讨经颈椎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椎管内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16例,其中术后病理学分型为神经鞘瘤患者9例,脊膜瘤患者4例,神经纤维瘤患者3例,所有16例患者均在切除肿瘤后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术中行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脊髓功能进行判断,术前术后行JOA评分。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大动物脊髓损伤模型,更好地模拟人脊髓损伤机制,从而为脊髓损伤实验研究提供更接近临床的模型。方法:采用Yucatan系小型猪(20-25kg)制作胸T10/11脊髓挫伤模型。按照重物坠落的高度实验动物分成五组,分别是5,10,20,30,40cm组,脊髓挫伤后立即用100g重物压迫10分钟。
会议
目的 总结寰椎后弓环抱钩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寰枢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对8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寰椎后弓环抱钩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融合内固定手术方法,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术前训练、术中体位、术后指导四肢功能锻炼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多节段脊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初步效果。方法 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一例T12、L1、L2、L3椎体骨折椎体错位伴脐以下平面完全截瘫患者,该患者系高空坠落伤,伤后大小便失禁,脐以下平面体表浅、深感觉完全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软,脐以下神经反射消失。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一年,分别比较术后1月、3月、6月、12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