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CO重整的化学回热循环热力学分析

来源 :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天然气CO2 重整化学回热动力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循环构成的新型O2/ CO2热力循环系统。其中,采用天然气CO2 重整化学回热回收较高温度的燃气透平排气热量,采用氨吸收式制冷循环回收相对低温的排气热量,并用产生的冷量作透平进气冷却。新循环的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1kg s-1 进料流量的CH4,在透平初温1573.15K,CO2 压气机出口压力为1.01MPa 条件下,系统产功24.444MW,发电效率达到48.9﹪,并可向外输出冷量1.070MW。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了47.3﹪。同时,系统可捕集2.743 kg s-1 液态形式的CO2,实现循环系统的CO2 零排放。特别地,本文利用图示分析工具EUD,剖析了CO2 重整的化学回热和排气余热制冷用于透平进气冷却等过程对系统低品位能量的再生作用,以揭示高效天然气动力转化系统能量集成的热力学原理。
其他文献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烟叶中的茄尼醇,考察了萃取过程温度、压力、二氧化碳流量、萃取方式、夹带剂种类及其加入方式对萃取过程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以茄尼醇的提取率为指标,得出其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为夹带剂,萃温45℃,萃压25MPa,CO2 流量15 Kg/h。
采用发光菌监测技术,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三种取代芳烃苯酚、硝基苯、甲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下SDS 与三种取代芳烃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采用当前常用的四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其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对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 与取代芳烃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具有较
采用混合法制备含有NiO、CuO 和Fe2O3 助催化剂的MgO/Al2O3-CoPcS 催化剂。通过静态法对催化剂的催化初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设计正交实验,得到了催化剂初催化活性最大时助催化剂适宜的加入量。通过CO2-TPD 和XPS 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CuO 和Fe2O3 助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减少和环保的要求,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生物质具有可再生、CO2 净排放量为零、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因而如何将生物质资源转化成高效的、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热化学转变技术是利用生物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物质的各种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热解过程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热点之一。本工作以玉米芯为原料, MCM-41 /SBA-15 中孔分子筛作催化剂同未加催化剂
本文使用高精度高压PVT 装置并采用一种静态方法在含水量0.0067﹪-2.2﹪,温度40-60℃,压力1-25MPa的范围内,对CO2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的溶解度以及该体系的液相摩尔体积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含水量对于CO2 在[bmim][PF6]中的溶解度以及液相体积膨胀的影响都很小。对于所有考察的含水量,在压力低于6MPa 的范围内利用亨利
对于有、无进料口多孔板分布器两种结构下淤浆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考察。在配料固相浓度29wt.﹪条件下,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轴、径向相含率及其分布,轴、径向压强脉动。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板分布器加入后淤浆床内的气含率较高,这种差异在较大表观气速下尤为明显,同时床内的流动变得均匀。
本文对温控液/液两相催化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温控相转移水/有机两相催化工艺、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工艺、温控液/液两相催化的应用等进行了论述。
考察了微波加热对合成1-甲基-3-丁基咪唑溴的影响,在保持高收率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可以明显缩短至1 小时左右;微波加热明显地提高了1-甲基-3-丁基咪唑溴盐与六氟磷酸钾的置换反应速率,反应时间可以缩短至1 小时,产物收率可以提高到85﹪,生成的室温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性质稳定。
本文针对蒸发式换热器传热管应用性能的要求,探讨了铜管表面亲水膜层的制备方案,测定了涂膜的亲水性、耐蚀性、耐热性和附着性,并比较分析了铜管涂膜前后管壁水膜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该涂膜完全满足换热器传热管的性能要求,能大大增大换热面积,减薄水膜厚度,起到了很好的强化传热的功效,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本文采用不同特性玻璃质刚性填料填充改性热塑性聚酰亚胺,利用MPX-2000摩擦试验机测定了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填料不同形态、尺度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分析材料磨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