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武术进校园背景下的“精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保护·研究·传承——2021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校园是其重要的传承阵地;目前全国各地武术进校园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武术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且处于起始阶段[1],武术进校园的进一步深化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另外,习武先习心,心正则身正。中华武术本就分为外在技法习练与内在精神培养两大理论维度,武术技法学习的同时还要着手于武术精神的养成,做到武术技法具身体验与武术精神情感认同的结合,才能实现身心一统,真正地做到武术进校园。因此以先进武术校园文化建设为媒介带动武术精神在校园中的培育、养成,是促进我国武术进校园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武精神是由霍元甲于1910年创办精武体育会(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时提出,精武精神的内容是"爱国、修身、正义、助人"、"强国、强民、强身"、"乃文乃武"[2]。从其内容来看,精武精神与当今新时代"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背景下武术进校园的宗旨不谋而合,精武精神对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武术、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与民族复兴具有深远意义,较适于作为武术精神建设的中心内容。爱国教育是长期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3],而爱国则是精武精神中除武术精神以外的不二内核。因此,"精武精神"建设兼顾了武术精神养成与校园文化工作的重心,是目前武术进校园工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抓手与着力点。本研究认为建设精武精神校园文化的路径如下:(1)以武术课程本体作为精武精神默化的支点。精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武术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优化高校武术教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以精武精神作为武术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反思、课程创新过程的精神引领,将其全方位、多角度地贯穿于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的全过程。(2)不断开发精武精神教育资源,利用好"互联网+精武精神教育",做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如在线上网络平台上推广武术爱国电影、电视剧等内容的同时,在线下发放相关故事书籍、传记,周期性举办"精武精神学习周"、"精武精神读书节"等活动,与开办精武精神的武术舞台剧比赛等。(3)通过精武精神隐式教育内化为意识,成为学生内心固有的价值追求。学校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旗帜鲜明、直接外显的显性教育固然重要,但间接内隐的隐性教育亦必不可少。可以在学校建筑内悬挂精武精神励志名言板,在学校专栏中张贴精武精神海报,各项竞赛赛制可以选择多轮循环制以磨练拼搏不屈的精神,及发挥校徽、校训、校标、校服的精神内化作用。(4)建立健全建设精武精神相关制度。"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证。完备的配套制度是精武精神建设的前提保证,从精武精神的校本内涵、建设途径、方法等多维度进行严密的规定。(5)提供精武精神建设的人才物质保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不仅要重点抓好师资教学技能培训,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教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要重点保障教学相关的场地、设备、设施、器材、器械、服装等,提供硬件支持。新时代大力建设"精武精神"校园文化,不等于将精武精神作为唯一的校园文化,而是在尊重校园本位文化的基础上,将其融入校园本位文化,使校园本位文化彰显精武精神,实现精武精神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国家价值的塑造。
其他文献
文章梳理了交通项目在“选址选线、用地预审、可行性研究”等阶段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从深度参与项目选址选线工作、编制节约集约用地专题报告、制定量化指标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建立交通项目节地案例库、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大众传播媒介兴起至今,从“文本效应”的路径分析媒介的传播效果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研究路径。进入媒介化社会的今天,媒介的属性与功能、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文本效应”的研究路径已不足以回答人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媒介技术之于人的整体性影响。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式”关注媒介环境中人的实践行为,并以此阐释媒介的文化意义,其发问起点、研究方法与现实关怀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研究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武术作为中国本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武术的发展史看当下武术的发展并非处于一个停滞
研究目的:回顾精武会的百年历程,其发展过程伴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为顺应革命热潮所诞生的军国民体育思潮与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激烈碰撞,也有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文化之间的巧妙"化学反应",还有上海城市的发展与市民文化为其构建的广阔社会背景。因此,本文以精武体育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立体、多层面的研究,试图明晰精武会在发展阶段中各个方面的变革与融合,掌握其转向轨
基于流场恶化理论和声学类比理论建立了一套声学优化设计方法,并应用于高速列车排障器的声学优化设计中。结果表明,头尾车流线体是最重要的声源,分别占总声能的23.7%和33.7%。与尾车流线型部位相比,头车流线型部位声源能量更偏向高频。车体A计权辐射噪声呈现宽频带噪声(主要在1~4 kHz范围内)和峰值特征(尤其在2 kHz)。在四种方案中,最大伸缩长度的排障器能缓和2 k Hz的强峰值效应,降低总声能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25例临床分析王晓萍,耿晓华,黄丽英本文对85年4月到93年6月间收治的25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此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本组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颈部转移癌...
期刊
本文探讨了城镇低效用地的内涵,分析了三个层次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城镇低效用地的对策与思考。
期刊
“十三五”时期,“三深一土”(深地、深海、深空、土地)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支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土地科技创新作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须遵循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快补齐短板,大幅提升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水平。
期刊
本文梳理了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土地退化及其原因,概括了土地退化的现状和趋势,总结了国际与国内土地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并提出了推进土地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电能的巨大需求,应对化石燃料消耗过量的问题,文章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展开分析。首先,以太阳能电池元件为基础,研究太阳能电池方阵的组成形式,再联合并网逆变器等硬件设备结构,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按需规划与布局。实验证明,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更强的传输电量管控能力。最后,文章从光伏发电站、光伏一体化、光伏照明、光伏通信、光伏水利工程等多个角度预测光伏发电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