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细粒沉积岩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 :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在古近系-新近系发育有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较高、高盐度、非均质性强的细粒沉积岩(泥页岩、碳酸盐岩、粉砂岩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研究区细粒沉积岩的油气地质条件研究(Liu et al,2013).柴西北区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大,因此急需对其细粒沉积岩中非常规油气藏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地层盐度与矿物特征,孔隙特征,得出结论: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随着埋深增大,地层盐度逐渐减小。岩石矿物组成包括石英、长石、碳酸盐岩和黏土矿物,其中伊/蒙混层、伊利石和绿泥石是主要的乳土矿物。随着地层盐度的增加,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有增大趋势,而石英+长石含量有一定减小。总体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上油砂山组岩石中纳米孔隙发育,孔隙分选性较好。
其他文献
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质多像(Polymorphism).同质多像是矿物中广泛存在的现象.石英族矿物主要包括SiO2的一系列同质多像变体.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有10种石英族同质多像变体,除金红石型结构的斯石英中硅以八面体配位形式存在以外,其他石英族矿物均以硅氧四面体构建,各硅氧配位四面体彼此以角顶相连,形成不同的三维架装结构.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分子探针吸附实验以及表面分析技术对
煤储层孔隙是煤层气是吸附和扩散的重要场所和通道,其中纳米级(0.1~100nm)孔隙是甲烷的主要吸附空间.以往研究证明构造变形能够影响煤体的纳米级孔隙特征,甚至是煤体的大分子结构特征,而且不同的变形机制对煤体孔裂隙的物理化学特征也会产生差异影响.本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变质变形煤的微孔、裂隙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合分形几何方法对微孔、裂隙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和分类,并依据单轴压缩试验的不同加载方式
Compared with other rocks, coal is easily affected by such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tectonic stress.Th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al evolution could induce changes in the nano
会议
煤作为一种多孔介质,其孔隙结构不仅影响着煤层气的含气量,还制约着煤层气的渗透性及可采性.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孔径小于2nm的孔隙称为微孔;孔径大于50nm的孔隙称为大孔;孔径在2到50nm之间的孔隙称为介孔(或称中孔),结合煤的孔隙特性以及试验的精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2-50nm的介孔孔隙范围之内.本文对煤中纳米级孔隙进行分类:孔径在2-5nm之间为亚微孔;孔径在5-1
煤是一种天然有机吸附介质,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孔隙、裂隙,大到断层、层理等宏观裂隙,小到分子或原子的微观缺陷,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从而能够吸附瓦斯气体.研究煤的纳米级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对完善瓦斯吸附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采用低压氮气吸附和SEM常规方法,并结合小角X射线散射非常规方法,来综合表征煤体的微观孔隙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所选煤样进行瓦斯吸附实验,分析煤的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与瓦斯吸附的
纳米油气是非常规油气的主体,资源潜力巨大,其特殊的纳米效应导致了其赋存状态、运聚成藏机制与常规油气藏有巨大差异,且业界对其知之甚少,严重制约了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的创新与勘探开发进展.在广泛调研、借鉴固体矿产纳米成藏成矿研究成果和深入思考基础上,提出了纳米油气"结构化聚集成藏"假说及其验证的工作方案.试图自行设计一套模拟-观察实验装置,通过模拟纳米油气在地下温压条件下的赋存状态和结构特征,来验证和修
泥页岩层和煤层是主要的生气层,也是储气层.而作为评价油气储层优劣的重要指标,孔隙特征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油气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邹才能等,2011).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微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发展迅速,从微纳米尺度认识地质现象及其地质意义,可以在更深层次认识地球运动规律.本文对泥页岩和煤层的微纳米孔隙特征、地球化学因素、孔隙连通性以及微纳米孔隙形成演化机制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泥页岩和煤层微纳米
As the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energy resourc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hale gas play a strategic role in the world.However, the very fine porous structures in gas shale pose large chall
会议
The Paleozoic marine black shale formations in the Yangtze Platform have been recognized abundant in shale gas.Predecessors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s.However,
会议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了纳米尺度,对微观储集空间的研究也从定性观测向综合表征发展.孔隙的连通性是储层孔隙是否有贡献于孔隙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目前的孔隙观测技术里,仍然缺乏表征孔隙连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贵金属纳米粒子为标记物,在高压下注入储层纳米级微观空间中,从而实现孔隙连通性、孔喉分布和有效储集空间类型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