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刺激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47472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迷走神经是人体中最长的神经之一,它从脑干开始在整个身体内部贯穿到腹腔和盆腔。迷走神经在调节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心率、呼吸、消化和代谢,了解迷走神经的作用对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自19世纪末被使用以来,得到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因其对于炎症抑制、呼吸、睡眠、注意力、能量代谢等同样起到了调控作用,在体育领域同样具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研究就VNS的临床应用现状、刺激方法及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作如下综述,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迷走神经刺激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进而帮助人们提升运动表现及缩短运动损伤的康复进程。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CQVIP)三个中文数据库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中文检索词为"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刺激"、"癫痫"、"脑卒中""运动"、"针刺"。英文检索词为"vagus nerve stimulation"、"vagus nerve"、"exercise"、"acupuncture"。对检索到的文献先查阅题目和摘要进行筛选后,再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结果:(1)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炎机制:VN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调节控制关键免疫器官如脾脏、肾上腺和骨髓等的自主神经系统来感知炎症并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表明,VNS能够调节疼痛网络,长期VNS通过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上升和下降的途径,来诱导神经调节性抗伤害感受,它被认为可以调节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活动、阿片类药物反应、中枢敏化和疼痛感知。同时VNS也能够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减轻炎症及脑水肿程度、诱导血管生成等机制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炎症在运动损伤中及其常见,寻找合适的VNS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局部损伤的炎症反应,加快损伤的恢复进程,减少肿胀、疼痛所带来的影响,让其可以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与回归运动。(2)迷走神经刺激对随眠的影响:失眠伴抑郁患者的睡眠期β活动升高、δ活动降低,且主要集中在NREM阶段,NERM阶段主要包括浅睡眠和慢波睡眠,分为1、2、3期,睡眠程度由浅到深,脑电频率也逐渐降低。也有学者认为经皮耳VNS(taVNS)能够通过降低失眠患者的上腹纹纹状体和其他默认网络模式、视觉皮层及初级运动皮层之间的脑默认网络而提高睡眠质量,可能是由于尾状核、默认网络连接、视觉皮层及初级运动皮层等脑区的功能异常均与过度觉醒有关,因此能够通过降低皮层过度觉醒,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眠与运动表现密切相关,睡眠时间、质量等都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水平与运动表现。VNS通过对于大脑皮层觉醒水平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个体的睡眠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水平与竞技能力的作用。(3)迷走神经刺激的内脏调节作用:在腹部脏器内,迷走神经也有许多重要的功能,调节炎症、胃肠运动、胃酸分泌、饱腹感、维持肠屏障和内脏痛觉。有研究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进行内关及公孙穴的电针治疗,发现电针治疗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均较模型组高,双穴联用组较单穴组效果更为显著。与此同时,电针治疗组的高频功率值均升高,低频功率/高频功率的比值均降低。其中高频功率由副交感神经控制,主要反映迷走神经活性,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是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变化的最敏感指标,其比值降低表示迷走神经张力增大。因此可以猜测电针治疗相关穴位能够改善迷走神经张力—胃肠信息传导,从而表现在大鼠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的提升。(4)迷走神经刺激对于注意力的调节作用:相关研究发现,taVNS可以激活迷走神经通路的传入并影响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关的中枢脑功能如执行功能、工作记忆等,调节人体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对帕金森患者的注意力及运动表现具有积极影响。VNS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体在运动中更好集中注意力与功能执行,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表现,同时在多任务模式下,帮助其更好分配注意与任务的协同执行,减少失误的产生。但该机制仍需进一步临床实践来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迷走神经近年来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但仍有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因其广泛的功能与支配,VNS对于体育领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运动损伤康复与运动表现的提升都具有着潜在价值,但对于VNS的研究更多还聚焦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与病理生理等领域的研究,其在体育领域的潜在价值还有待临床实验进一步去验证。
其他文献
关于“长新冠”综合征的研究是目前关注热点,但是其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问题尚不明确。本文就“长新冠”综合征的定义、在各个系统的表现及其风险因素进行了综述,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毒株及疫苗对“长新冠”综合征影响进行讨论,对“长新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对“长新冠”综合征进行全面的解读。
期刊
内聚力模型目前只被应用于纯位移边界条件下二维脱粘问题的分析,本文则基于内聚力模型对三维三明治型双悬臂梁模型的脱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位置对内聚力单元本构模型无影响、内聚力模型可以用于解决三维脱粘问题。在此基础上,用力载荷代替位移载荷进行脱粘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内聚力模型可以在各种边界条件下进行脱粘分析、内聚力模型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的结论,为未来将内聚力模型应用于复杂工程结构的脱粘分析奠定了基
期刊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抗干扰传输算法,旨在抵御空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功率干扰,使所有用户的可达速率之和最大化。将优化问题转化为部分可观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问题,采用了集中式训练和分布式执行框架。在集中式训练过程中,每个智能体与环境交互获得的经验存储在经验回放池中,用于训练演员-评论员网络。在分布式执行过程中,每架无人机使用经过训练的演员网络根据观测结果输出动作,并调整其飞行位置和传输功率以提供
期刊
文本教学解读素养是文本解读素养与文本解读教学素养二者熔炼而成的“合金性素养”,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核心素养结构体系中最不容忽视的部分,而且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阅读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发展与提升文本教学解读素养对师范生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和意义。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提供教学解读的方法策略、设计真实的课堂实践情境、创新课程运行协同机制等方面来系统建构和优化师范生文本教学解读素养的提升
期刊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及其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现阶段各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目前面临的新的危机是SARS-CoV-2感染后给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神经、精神、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的症状包括并发症可持续数月
期刊
精准供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实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需要准确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要求。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三大育人规律,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互动,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的逻辑理路。
期刊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进行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对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同时构建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其预测效能,同时随机抽取50%研究样本代入模型进行深入验证
期刊
心脏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自主神经支配,其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不同作用。迷走神经刺激有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以及增加动作电位时程离散度的效应,增加房颤的可诱发性。乙酰胆碱存在时,快速刺激易诱发房颤。交感神经主要通过增加心房、肺静脉、Marshall韧带等部位的异位电活动增加房颤可诱发性。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平时都有一定程度的冲动发放,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抑制
期刊
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新近研究发现,迷走张力降低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而提高迷走张力可以减轻心肌损伤,有效地保护心脏功能。改善迷走张力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迷走张力的评价指标及提高迷走张力的方法作一综述,探讨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为更深入研究迷走神经对机体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期刊
目的 对甲状腺疾病与斑秃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对近年国内外关于甲状腺疾病和斑秃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归纳总结。结果 对于斑秃患者,其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普遍升高,斑秃患者更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且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此外,斑秃患者还易发生甲状腺癌。然而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斑秃发生率的变化尚未完全明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患斑秃的风险有所增高,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斑秃持续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