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辐射收支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河北固城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站一年的数据和相关资料(2005年7月-2006年7月),统计和计算分析了华北地区农田下垫面一年太阳短波向下辐射、地面短波向上辐射、大气长波向下辐射、地面长波向上辐射各辐射平衡分量以及净辐射、地表反射率等特征,得到了对华北地区农田下垫面辐射特征的新认识.华北地区太阳总辐射地表反射率都呈现规律的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与反射率不同.该地区一年两熟种植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种植制度,一年中地表覆盖度出现两次峰值,导致地表反射率也呈现双峰值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研究和发展的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CSDust.CUCSDust是以沙尘气溶胶微物理为基础,包含沙尘气溶胶的起沙和干湿沉降等过程.该系
会议
本文为了评估仪器误差对无线电掩星探测精度的影响,利用EGOPS软件仿真研究GNSS掩星反演大气廓线对仪器误差的敏感性.分析了反演温度对多普勒偏差、多普勒频移、时钟不稳定性/
会议
本文分析了高职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探讨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例予以说明。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
本文将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代表性站点--临安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地面臭氧的最近观测数据与历史资料相结合,尝试分析了地面臭氧的长期变化特征,此外,采用对流层臭氧的卫星数据产品分析
会议
本项目于2006年春季在华北典型地区进行大气化学、气溶胶物理与化学和云微物理的飞机和地面综合观测实验,分析华北地区春季典型天气条件下气态污染物、气溶胶和云微物理参数的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根据2003年4月到2005年1月在WMO区域背景监测点-北京上甸子本底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连续观测的黑碳浓度和气溶胶散射系数资料,分析了京津地区背景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平均状况
会议
陈列一直是贯穿博物馆功能的非常明确的主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学校教育的课堂,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将随着博物馆使命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探讨了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人员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利用痕量气体对光辐射(特别是紫外和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了高灵敏度同时探测
本文利用2005年7月盘锦芦苇湿地芦苇生长旺季的小气候梯度系统半小时观测资料和开放式涡动相关系统10Hz原始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廓线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动相关法计算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