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3表面张力性质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氦-3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基于不同原理的测量方法进行比对和优劣分析。讨论从绝对零度到临界点温度3.3157 K宽温区范围内氦-3流体受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规律支配下所体现的特殊表面张力规律。结合有关理论模型,提出半经验的全温区氦-3表面张力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方程,并借此预测绝对零度氦-3的表面张力为1.557 9×104N/m;在近临界点附近,该方程可平滑过渡为遵循临界指数为1.289的临界相似律关系式。最后,将氦-3的表面张力特性与其受波色-爱因斯坦统计规律支配的同位素氦-4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物理规律上的联系和区别。
其他文献
对300Hz的脉冲管制冷机内的蓄冷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目数的丝网填充蓄冷器,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00Hz及更高频率的脉冲管制冷机,丝径越小,制冷机的性能越好,这同低频如30Hz的脉冲管制冷机是不同的。而计算结果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在300Hz的脉冲管制冷机中,因其热穿透深度较小,所以其所需要的丝径较小,这样才能使其效率提高。
介绍了国内的ILC低温恒温器联合研究小组针对9-cell单腔低温恒温器的研制进展,并对将来的工作做出展望。
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并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试验,考察了超临界流体在涤纶、羊毛和PU革三种不同织物间染色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将分散深蓝溶于超临界流体,涤纶能够很好的上色,而羊毛和PU革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对后两种织物改性或换用其他合适的新染料。针对染色效果较好的涤纶,以色牢度、匀染性为指标进一步实验发现:随着压力的升高,染色效果越好,最适宜的压力为26.26MPa。另外不管是对织物进行水
空气作为一种天然工质正越来越多地被考虑作为CFCs类物质的替代。作为工质,其在循环中的无相变特性可以实现蓄冷过程中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另外亦可采用低温空气与新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低温送风的方式。对空气制冷循环与蓄冷空调结合使用进行了一初步的探讨,对空气制冷在蓄冷空调中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与传统的电制冷加蓄冷空调的方式相比,是一种比较节能的方式。
建立了一套单级压缩、三级分凝的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采用R134a/R23/R14三种非共沸混合物为制冷剂,通过测试,低温槽内的载冷剂酒精的温度能够达到-100℃。通过实验,找到了三种制冷剂不同配比与该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降温速度、功率消耗的关系。
采用外激励行波变容谐振腔热声斯特林制冷机解决制冷机功率密度不够的问题。采用外激励的线性压缩机驱动提供行波,通过热声部件(冷却器、回热器和加热器)进行功流放大,并且采用机械谐振器或者波纹管来缩短整机长度并控制质量,谐振管采用变径,机器总长度控制在300mm以下,以满足空间及航天技术的要求。讨论了谐振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及输出声功的关键设计参数的计算。计算采用网络划分的计算模型,得到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振荡频
从Poiseulle定律出发,对常规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改进设计,采用对比法,由已知低温纯液体的粘度来测量相同温度下低温液体混合物的粘度。通过常温下标准液体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测量,表明测量误差在1%以内,说明其测得数据是准确可信的;通过对液氮及其混合物的测量,得到了初步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装置测量低温液体粘度的可行可靠性。根据实验的经验,对低温液体毛细管粘度计做了进一步改进,使之更能适应低温液体测量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日益引起重视。煤层气液化是一种高效储运技术,为煤层气从产地到用户的输送提供了一种便捷方式。与普通天然气相比,煤层气中通常含氮、氧、二氧化碳等成分较多,因此相应的液化流程的技术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以对小型液化装置较为合适的带丙烷预冷的氮膨胀液化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及HYSYS模拟,以单位液化产品功耗为主要指标,分别考察了固定液化率和甲烷回收率时煤层气含氮量对液化流程的影响。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以低温推进剂贮箱内的气垫压力为控制目标,采用多路、不同直径管道增压组成的模糊控制方案;应用模糊控制算法中的最大隶属度法制定增压管路的模糊控制表,建立了以压力为控制变量的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低温推进剂贮箱中压力调节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得离开贮箱的推进剂压力稳定地满足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和净吸程要求。
在模拟空间温度交变环境的球.盘摩擦试验装置中,样品处于超高真空环境中(极限压强为10-7Pa),并以50-3000r/min的转速旋转,温度范围为90-670K,样品的加热与冷却采取辐射传热方式实现。辐射加热与冷却系统由样品架、加热器、液氮热沉、超高真空密封旋转轴、温度测控等几部分组成。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可达到的最高温度和最低冷却温度分别为600K和130K,在此温度范围内控温精度可达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