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远程学习的政策环境

来源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处于积极参与和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本文首先分享了在UNESCO的工作经历并简单说明作为ICDE驻UNESCO代表,在此期间所做的事情。讨论了国家教育制度,特别提及远程教育和教育商品化。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就活的传统、移民社会结构与现代化进程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首先提出了文化共同体与族群差异,然后分析了传统的生长性与地域文化结构,最后说明了核心价值认同与现代性扬弃。
河洛文化这一棵古老茁壮的大树,绽发出众多叶茂枝繁的分支,现代科技就是从河洛文化分发出的一个灿烂亮丽的分支。虽然现代科技这支繁荣绮丽的分支已经成长壮大、枝强叶盛,但它是受河洛文化的滋润而成长,是永远离不开河洛文化这棵古老茁壮的大树的。本文首先说明了河洛文化影响并推进现代科技,然后描述了水务、农业、天文历法、医药等领域的情况。
中外学者大多认为音节(syllable)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音系单位。一般来说,欧美语言中的音节是由辅音C (consonant)和母/元音V(vowel)所组成的一个音段。它可以有三种结构形式:V,VC,CVC,如英语"Iam cat"(我是猫)这句话中,I是V形,am是VC形,cat是CVC形。欧美的语言通常是多音节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代单字词、多字词及“合文”的音节,然后说明了商代甲骨文的复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变异或冲突战乱,发生过多次族群迁徙的事件。客家文化、闽台文化是其中显例,影响相当深远。元朝、清朝形成民族融合,也是大事。海外华侨在世界各地建立移民社会,影响当地政治经济甚巨,成就斑斑可考。本文主要从《易经》论族群迁徙与文化发展,围绕开枝散叶,华夏一统展开了详尽的论述,从大国崛起,统一与一统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今日中国文化复兴能于社会之中尚有一隅之地,主因乃在前人与西方科学接触时,经过阵痛期,不断磨合、修正,才有今日得来不易的成果,后生晚辈当珍惜,无论引进西方文化或重新审察中国文化,都当如杨氏《伊川学说研究》般彻底深入研究,再加以明确的评判采择,既与世界思潮接轨,又不失其文化自信、自新能力。本文首先描述了民初时代的思潮与变化,然后介绍了杨筠如及《伊川学说研究》,说明了《伊川学说研究》与现代化交流之特点。
本文主要以孔庙与昌黎祠为例,就传统儒学思想融合于台湾文化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首先描述了台湾的政治沿革与发展,然后说明了台湾设立儒学的概况,最后强调了台湾孔庙设置及推动儒学。
南北朝人口动迁打破了地域和民族间的隔绝状态,改变了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为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而文化认向,特别是同宗共祖的历史认同,以及秦汉以来兼容并包的大一统思想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则是民族融合的思想基础。由此以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为途径,生成了富于生机的一体多元的大唐文化。大唐文化的生成说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尽管统治者为一己之欲争权夺利,制造分裂,陷国家于战乱,但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已进入实质性修纂阶段。此项工程的难度和艰巨是不言而喻的。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主持《史记》修订工作,笔者参与,既深感荣幸,也备感压力。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借此机会,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近数十年来海峡两岸《史记》整理研究的现状作简要的概述,也对正在进行的修订工作作简要的汇报,希望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指教,并期望两岸
本文围绕着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五千年来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优秀儿女。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接中原,延续我国台湾、海外,磨炼出闽南人无畏的气概,孕育了广阔的胸怀。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联系、培育、滋养和吸引着闽南籍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顽强、鲜明地向世人昭示着海峡两岸
回顾了1988年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它当时正处于科技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由于大学各方面的驱动因素,远程教育走向全球。分析了现今无国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