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本《老乞大》看持续体助词“着”与“的”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本《老乞大》(1998年面世)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标记持续体的动态助词系统里有“着(着)”、“者”、“将”、“的”和“地”,比唐宋时期少了“取”、“了”、“得”等,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多了“者”、“将”、“的”和“地”,这表明原本《老乞大》的持续体系统,正处于语法形式趋向单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本文截取原本《老乞大》作为横断面,考察汉语持续体语法形式的语法化过程.
其他文献
芦洲区位于台北盆地西北,淡水河下游西岸处.为新店溪、大汉溪两条河流所冲积而成的沙洲,地势低平.在林秀英(1978)《芦洲的寺庙与聚落》一文中曾提到,“淡水河下游一带,同安人数相当多,其分布的区域,自新庄以北的淡水河南岸,以及艋舺以北的淡水河北岸”,由此可知芦洲的在地人基本上多为同安人后裔.关于芦洲区同安腔闽南话(以下简称“芦洲话”)音韵之特色,目前只有张屏生(1996)《台北县芦洲方言记略》一文有
前喉塞是一种发声态,这种语言现象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目前所见到的汉语方言的喉塞音大多都已经磨损,甚至消失,方言学研究者在音系处理时往往将其作为零声母的变体而不引起重视。本文将粤西-环北部湾地区粤语的喉塞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发现这些地方的喉塞音具有明显的语音分化条件,分为5种类型。研究表明,粤西-环北部湾地区喉塞音的分布格局是明清以来广府商人的商贸活动影响的结果。语言研究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
目前,清迈府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群体是云南籍华人华侨,据清迈云南会馆的估算,泰国云南籍华人群体共有15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90%.清迈府的云南人祖籍来源复杂,但经过多年的方言间的接触和融合,目前清迈最主要的、通行范围较广的西南官话只有两种:麻栗坝话、龙陵话,其他方言的使用人口极少。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材料借鉴,选择从语音角度切入,把越南芒街话作为主体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其音系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与中古音进行语音对应,另一方面将其与越南胡志明话、广西防城话和广西侨港话进行语音比较,以期能初步了解越南芒街市华人粤方言防城话语音的基本演变状况。
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所使用的东干语,来源于我国近代汉语西北回民方言.在长达13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干人从不言放弃,始终不渝地保持和恪守着自己的母语.词汇中,汉语西北方言仍占主导地位,词的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中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与汉语大体一致,这就使东干语具有了凡是懂得汉语的人都可以理解的性质.但部分词语和我国西北方言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偏移、扭曲和改变.在词义演
为区别于拙文《新加坡中英对译人名中的汉语方言信息浅析》,本文以“……中英对译物名……”为标题.其中,“物名”涵盖了除人名以外的地名、道路名、建筑物名、学校名、公司名、住宅小区名、酒楼食肆名、食物名等.文中中英文地名、路名、建筑名等多引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
侨港镇位于广西北海市区南部,地处北海银滩中段,东起银滩中路,西接银滩西区侨港镇,北至金海岸大道,南临北部湾.1978年,1万多越南归侨汇集于此.1979年6月2日,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唯一一个为安置归侨而设立的镇级行政区域,也就是当年的北海市侨港人民公社,后来更名为“侨港镇”.侨港镇主要通行吉婆岛白话和姑苏岛白话,其中吉婆岛白话使用人数更多,范围更广。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这些特点决定了马来西亚语音上的多样化.大部分马来西亚人都能说马来语和英语.马来西亚华人说华语,也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汉语方言,如广东话(粤语)、闽南话(福建闽南语、广东闽南潮州话、海南闽南话)、客家话等.马来西亚华语保留了本族语言习俗,同时也由于生活、交流等原因,从其他种族圈子里借鉴了多种不同语言的特点.本文将针对马来西亚华人的华语口语中的语言马赛
美达村客家话音系保留了母体方言音系的基本特点。声母与祖籍地梅县客家话一样16个,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古四声,逢塞音、塞擦音都读送气清音。从词汇上看,美达村客家话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与祖籍地梅县客家话相同的词语,基本词汇总的说来与祖籍地方言没有太大的区别。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保留祖籍地客家话中不少的古语词、特色词、惯用语等,体现了作为客家方言的特点。
《东南亚华人小区兄弟汉语方言的互借词》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东南亚10余个华人小区的词语互借现象,并分类列举出40余个借词实例,其中所表现出的方言间强弱势对比与词汇输出方向与内地稍有差别,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方言基础提供了进一步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