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新闻”活动中促进自闭症幼儿口语发展的尝试--特殊教育案例:大班《讲新闻活动》

来源 :2017学前融合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乐的基本概况:姓名:乐乐;性别:男;出生年月:2009年2月.学习方面:在老师的提醒下,基本能坚持半小时的学习活动,不打扰身边的同伴,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回答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无效的.学习态度认真,作业总能尽力去做,特别数学方面,表现出了一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书写的数字字迹端正,超出大班幼儿的年龄水平.绘画、语言方面的能力低于大班幼儿的水平.绘画作品只有主题内容,缺乏情节,没有构图规划和比例概念,基本处于中班上学期水平.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授的儿歌、诗歌、故事等,不能进行跟读、复数或概述.在家园共同的努力下,乐乐在“讲新闻”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对新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乐乐的社会性发展也的到了发展。同伴们也发现了乐乐身上的许多优点,在日常生活、游戏中都会主动和乐乐一起玩,乐乐在大六班这个集体中也越来越开心。
其他文献
民谣是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它是广大民众抒发感情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人们的生活乐趣.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传统的劳作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趋多样化,以人为媒、口耳相传的民谣传承显得无以为继,对民谣的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显得非常必要.
汉益沅地区的丧俗美术是以“礼”为核心,以“孝”为出发点的。在这些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当地民间信仰以及大量佛道思想内涵,使该地区丧俗美术呈现出混杂的面貌,在这种影响下,汉益沅地区丧葬仪式形成了以佛道“道场”为中心的局面。
顾章宇是班一名特殊儿童,他语言发展迟缓,性格内向、害羞.对他的状况进行分析之后,通过以爱的温暖、同伴的互助、趣味的教学、家园配合等多渠道来改善孩子.
本园和苏州盲聋学校一起进行了“对学前有残余听力听障儿童实施融合教育之研究”的相关课题,因此每年都会有几位聋儿到幼儿园,和普通的小朋友一起进行生活、学习,同时每天有专业的语训老师进行语言的辅导.个案中的聋儿皓皓初次进入幼儿园小班进行生活、学习,老师运用了个案观察法,对幼儿进行的语言、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以及下一步该如何引导幼儿的策略进行了思考,个案经过干预后,发现了幼儿的一些问题以及尝试分析和解决,
作为城市传统葡萄园文化的遗产地,宣化“控朔漠,屏燕京”,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葡萄园文化遗产地的保护面临着与钢铁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忽略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地从事葡萄种植的劳动力外流、对传统栽培方式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作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地,宣化应当着力保护城市传统葡萄园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葡萄生态旅游,增强种植户对文化遗产地
在幼儿园,留守儿童很多,他们父母都是常年在外,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其它亲属带着.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正是他们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机.父母角色的缺失,隔代抚养的种种弊端,让这些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班级中却渐渐成为问题幼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呵护孩子不能只重生活不重人生、关心孩子不能只有心而无力、了解孩子不能仅限表面而要深入家庭。我们不能指责这些为生活而奔波的年轻父母,更没有资格去指责这些善良的老
本文从一名特殊需要关注的幼儿在与同伴以及集体生活、游戏、交往中的点滴情形,教师采用一个个小故事进行描述,并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针对细节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教育策略,而后进行分析并总结该生所呈现的情况,以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对特殊需要关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决策和反思能力.
研究采用自编早期干预调查问卷,对特殊儿童家庭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该问卷较好的信度与效度,问卷结构合理.家庭支持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群体支持、治疗支持、政策支持、专业支持等环绕在周围的放射状模式.早期干预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存在相关,但关系比较复杂,与主观支持的关联大于客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
为更好地推进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工作,学校先行实行集体保教和个别保教、加强师资培养、教师家长社区加强合作等策略,使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的:减少自闭症儿童不适当的自发性行为.方法:通过区别性强化替代行为(DRA)+区别性强化其他行为(DRO)进行干预,使儿童的不适当自发性行为得到减少或消退.结果:儿童不适当自发性行为的反应间时间不断延长.结论:区别性强化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消退自闭症儿童不适当自发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