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G/RANKL/RANK系统关键分子TRAF6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骨代谢OPG/RANKL/RANK系统下游关键分子TRAF6蛋白在宿主细胞中的功能,筛选和寻找能够与TRAF6相互作用的蛋白并研究其功能.方法:本实验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pGBKT7-TRAF6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在含重组质粒的酵母菌株中转入人B淋巴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回复性验证实验排除假阳性,NCBI数据库BLAST比对筛选结果,再次构建含有TRAF6、BCL3基因片段及特异性标签的两个重组质粒pcDNA3.1-His-TRAF6、pCMV-3FLAG-BCL3-EGFP,共转染入293T细胞,在细胞中稳定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C3椎板切除、C4~6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保留C7椎板并行椎板下潜行减压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术的改良术式,本文探讨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人体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脊柱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我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脊柱内固定手术170例,分别于术前2天及术后1,3,5天检测CRP与PCT在血清中的含量,其中术后诊断急性深部感染35例(观察组),其余135例术后均达到Ⅰ期愈合。结合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分析。
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下肢静脉血栓主要的预防措施有:术后鼓励病人做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嘱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可以穿医用弹力袜;病人不能下地时可以做下肢静脉泵,锻炼病人下肢的被动活动;口服或皮下注射抗凝药物;而对于已经形成血栓的病人应及早行溶栓治疗同时应避免栓子脱落,从而引发其它疾病。对于
目的:探讨步态训练对于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行走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骨科住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18-60岁,均接受了同一组医生的单阶段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排除血液病史,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下肢骨折、严重脊柱畸形、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的患者。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氨甲环酸和自体血回输器对减少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微创入路(SuperPATH入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在68~87岁之间,平均78岁。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护理组的建立方式和效果.方法:成立深静脉血栓护理的专门预防小组,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并完善监管机制,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成立预防小组后,共收治关节置换患者100例,2012年1-12月我科有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14%,预防小组成立后,2013年1-4月血栓发生率2%,结论:深静脉血栓预防小组的建立,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完善了预防措施,并改善了预防的效果,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例膝周恶性肿瘤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采用心理干预,并采用相应的心理评估量表进行评价。随访6~12个月,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均消除了焦虑、恐惧、绝望心理,能积极配合治疗。
目的 比较密闭湿性敷料、凡士林纱布在皮片供皮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皮瓣移植术治疗患者60例的供皮区创面(大腿外侧),半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即凡士林纱布组);一组用湿性敷料(液超妥藻酸盐敷料)贴敷创面,再用"痊愈妥粘性敷料"黏贴(即湿性敷料组),两组均用绷带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方法对患者皮片供区的疼痛程度、渗出情况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8”字悬吊法重建后外复合体在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且同时累及PLC损伤的患者,损伤类型:单纯PLC损伤2例,前交叉韧带(ACL)合并PLC损伤3例,ACL、后交叉韧带(PCL)合并PLC损伤4例,PCL合并PLC损伤9例,PCL、内侧副韧带(MCL)合并PLC损伤2例,ACL、PCL、MCL合并PLC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