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训练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行走障碍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步态训练对于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行走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骨科住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18-60岁,均接受了同一组医生的单阶段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排除血液病史,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下肢骨折、严重脊柱畸形、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直立体位下无创性轴向加载的方式,建立一种新型兔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动物模型,使之更好的模拟人类腰椎间盘退变。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钉钉技术在枕颈融合和环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枢椎椎板钉置钉技术和生物力学测试,根据进钉点在棘突中线的左右侧及椎板上下位置称为右上椎板螺钉/左下椎板螺钉,或左上椎板螺钉/右下椎板螺钉。上椎板螺钉在对侧椎板最上缘的延续线与该侧椎板中上1/3处的相交处为进钉点,至对侧椎板中下1/3与关节突的中垂线相交处为出钉点;下椎板螺钉在对侧椎板最上缘与
Introduction:Thetendonattachestobonethroughafunctionallygradedfibrocartilagezone,playsapivotalroleinmediatingloadtransferbetweentendonandbone.
目的:探讨平乐郭氏正骨手法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因桡骨远端骨折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急诊就诊的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平均年龄55岁(19~81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99例;左侧61例,右侧57例;双侧2例。
目的:综合分析KineSpring作为膝骨关节炎保守治疗及关节置换之间的新选择存在哪些优势。方法:利用Pubmed及OVID等数据库检索2012至2015年间KineSpring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利用LARS人工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早期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利用LARS人工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进行手术治疗6例膝关节脱位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7.8岁,左侧膝关节3例,右侧膝关节3例,均为新鲜损伤,有膝关节肿胀、疼痛,其中前后抽屉试验阳性以及Lachman试验阳性;其中5例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以及外侧半月板损伤
目的:观察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对骨组织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高脂,高果糖膳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高脂肪组,n=22;高果糖组,n=18),以普通标准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n=24),喂养8、16、24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变化,肝脏脂质水平、肝脏相关酶学,空腹血糖及I型前胶原N端肽(PINP),I型胶原C端肽(CTX)的水平.
会议
目的:C3椎板切除、C4~6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保留C7椎板并行椎板下潜行减压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术的改良术式,本文探讨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人体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脊柱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我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脊柱内固定手术170例,分别于术前2天及术后1,3,5天检测CRP与PCT在血清中的含量,其中术后诊断急性深部感染35例(观察组),其余135例术后均达到Ⅰ期愈合。结合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分析。
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下肢静脉血栓主要的预防措施有:术后鼓励病人做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嘱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可以穿医用弹力袜;病人不能下地时可以做下肢静脉泵,锻炼病人下肢的被动活动;口服或皮下注射抗凝药物;而对于已经形成血栓的病人应及早行溶栓治疗同时应避免栓子脱落,从而引发其它疾病。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