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愈后的影响

来源 :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u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患者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内环境的变化对患者的生存及神经功能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回顾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渗透压变化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2013年1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2例,男105例,女67例,平均年龄46±2.32岁,大于60岁41例.入院GCS评分均小于8分,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4例,脑挫裂伤67例,硬膜下血肿49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脱水、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并进行血液指标检测,手术治疗126例,保守治疗46例.入院后前3天每日进行血浆渗透压及其它生化指标检测,3天后根据病情及血液指标变化隔日或每日进行血浆检验指导补液及其它治疗.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为高渗状态,将患者血浆渗透压变化与入院病情及预后(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入院血浆渗透压323.36±9.47,其中大于60岁血浆渗透压327.56±10.21,治疗过程中血浆渗透压高者或波动较大者死亡率20%(13/65),致残率35.3%(23/65),非高渗透压者死亡率13.1%(14/107),致残率24.3%(26/107),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累及丘脑下部或者继发性损害破坏机体体液调节系统及治疗中补液、脱水措施的不当可导致机体电解质失衡,导致血浆渗透压出现变化,现研究证实血浆渗透压高于340mmol/L,患者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尤其老年患者的机体退化、功能下降,颅脑损伤后内环境的稳定性差,电解质容易紊乱,预后较差。颅脑外伤后早期患者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增加,机体保钠,伴随应激性糖皮质激素的增加,血糖、尿素氮增加均可导致渗透压增高,在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脱水纠正电解质的治疗中,密切注意血钠、血糖、血尿素氮变化。渗透压升高不只加重脑组织损伤,同时可能导致肺水肿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因此,入院时患者血浆渗透压增高,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患者在补液、脱水治疗中应避免血浆渗透压大幅度变化,以避免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并出现继发损害。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易掩盖高渗状态,导致治疗错过最佳时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浆渗透压监测,指导临床脱水和补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血浆渗透压变化与颅脑损伤后病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致伤因素、入院时生命体征、GCS评分、年龄、原发病、救治程序等.颅脑损伤发生
神经外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硬膜下积液外科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例.本文报告一例反常性脑疝合并硬膜下积液的病例,CT表现容易让治疗者误认为是硬膜下积液造成的占位效应而采取外科
  目的 探讨和评价颅底硬脑膜切口策略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预防急性脑膨出发生的价值。方法 对连续21例脑内血肿型外伤性脑肿胀患者,采用额底或颞底硬脑膜切口,先清除部分血肿
颅脑创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利于颅脑创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程度评价,也有助于颅脑创伤的治疗方案调整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迄今为止,虽然有文献报道的颅志物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ICP监测对及时采取手术等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本院43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ICP监测患者的临床
  背景 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增高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并影响患者预后,甘露醇及高渗盐水已被用于降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的治疗中,但目前还不清楚哪一个更有疗效。目的 比较高渗
会议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胶质反应与继发性轴索损伤、轴突再生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且DAI后一些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可以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的研
会议
  目的 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颅脑创伤患者,观察A β表达的变化情况,探索救治颅脑创伤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入
会议